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罕见欧阳修小字,文人书卷气扑面而来

罕见欧阳修小字,文人书卷气扑面而来

  


  《集古录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纵27.2厘米,横171.2厘米。凡五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百九十二字 。

  


  欧阳修为北宋文物鉴赏风气的引领者,尝利用公职之便,广泛观览公私收藏,更收集到历代金石拓片达千卷。 其中可正史学缺误的 作品,由欧阳修亲题跋尾,也为作序,序文则请蔡襄书写,后集跋為《集古录》十卷。此作中四跋可能即为欧阳修所留存的少数自题 跋尾,而蔡襄所书的序文今已不见。

  


  欧阳修喜以枯笔书写,虽露锋却不流浮,沉著有力,如苏轼所评:“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彩秀发,膏润无穷。”

  


  用笔精谨,线条爽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故苏轼云:“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自成一家。”

  


  欧阳修评颜真卿语:“其字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从这些字的写法,可知推崇之外,欧阳修本身也以颜书为楷模。

  


  “孝武”於《集古录》中改为“建武”,“建武”为汉光武帝年号,而“孝武”则不见于两汉之世。

  《集古录》作“此所谓集灵宫者,他书皆不见,惟见此碑。则余之集録不为无益矣。”与墨迹本文字稍有不同。

  


  款“治平八年(1064)闰月十六日”於《集古录》中改为“治平八年闰五月十六日”。《集古录序》写于嘉祐八年(1063),早于此跋一年,故知成书时间并非序成之时。

  


  此墨迹书于有格线的纸上,与其他三件不同。《集古录》将此墨迹文字收为别本,书中所收正本作“鸿渐自撰,茶之见前史”,可知在成书时又加以修改。美 好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

宋代 欧阳修

临水复攲石,陶然同醉醒。山霞坐未敛,池月来亭亭。

题东阁后集

宋代 欧阳修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和谢学士泛伊川浩然无归意因咏刘长卿佳句作欲留篇之什

宋代 欧阳修

久不见南山,依然已秋色。悠哉川上行,复邀城中客。

木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积。飞鸟鉴中看,行云舟中白。

夷犹白蘋里,笑傲清风侧。极浦追所远,回峰高易夕。

觞咏共留连,高怀追昔贤。惟应谢公兴,不减向临川。

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圣恩优贤诏书俞允

宋代 欧阳修

驿骑频来急诏随,都人相与窃嗟咨。
都非峻节终无改,安得清衷久益思。
前席盖将求谠议,在庭非为乏陪祠。
尊贤优老朝家美,他日安车召未迟。

夏侯彦济武陟尉

宋代 欧阳修

风烟地接怀,井邑富田垓。
河近闻冰坼,山高见雨来。
官闲同小隐,酒美足衔杯。
好去东篱菊,迎霜正欲开。

送道州张职方

宋代 欧阳修

桂籍青衫忆共游,怜君华发始为州。
身行南鴈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
三年解组来解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