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欧阳修的这首艳词,却惹出了一场丑闻!

欧阳修的这首艳词,却惹出了一场丑闻!

  《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首《望江南》,一般认为是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的作品。从字面看,诗人以「江南嫩柳」比喻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语气轻佻,用意暧昧,透露出一个中年大叔的萝莉控情结,按捺不住春心荡漾。

  相传这是欧阳修写给他外甥女阿张的一首艳词。说是外甥女,只是宗法与辈分上意义的关系,因为欧阳修与阿张,实无血缘。原来,欧阳修有个妹妹(且叫她欧阳氏),嫁与襄城张龟正作续弦。张龟正与前妻生育有一女,即阿张。不幸的是,欧阳氏嫁入张家不久,张龟正便去世了,欧阳氏孤苦无依,只好带着时方七岁的小阿张回到娘家。

  按野史的说法,欧阳修看着阿张渐渐长大,有时「闲抱琵琶」,有时于「阶上簸钱」玩游戏,如小萝莉般楚楚动人,心里便生出一种别样的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暧昧的《望江南》。

  当然,后世也有人认为,《望江南》并不是欧阳修的作品,欧阳修实未写过这么一首艳词。不管这首《望江南》与阿张有没有关系,它后来还是给欧阳修惹来了一身腥。

  


  话说阿张长大成人,欧阳修便给她张罗了一门亲事,嫁与族兄之子欧阳晟为妻。欧阳晟是虔州司户(主管民政的市长助理)。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晟任满,带了妻子阿张、仆人陈谏回京述职,谁知回京后,阿张与陈谏私通,被丈夫发觉。

  戴了绿帽子的欧阳晟,将阿张与陈谏告到开封府右军巡院(开封府法院)。审讯的时候,阿张突然供称,以前跟欧阳修也有过不正当关系。并「引公未嫁时事,词多丑鄙」,那些丑鄙的言词,大概便包括写了一首《望江南》。

  阿张为什么供出这段隐情?史料有两个说法,一说「张惧罪,且图自解免」,阿张是为了给自己脱罪,才故意把欧阳修扯进来。一说阿张受了权开封知府事(开封府代理市长)杨日严的教唆,因为杨日严之前担任益州太守时,欧阳修曾经弹劾他「贪恣」,杨日严怀恨在心,抓住阿张被诉通奸的机会,指使狱吏教唆阿张将欧阳修拖下水。

  总而言之,欧阳修躺着中枪了。在传统社会,官员与人私通、乱伦,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谏官钱明逸闻讯,立即就上书弹劾欧阳修。不过,法院那边,主审的军巡判官孙揆认为阿张的供状过于骇人听闻,且缺乏证据,不足采信,所以只追究阿张与陈谏的通奸罪,「不复枝蔓」。

  但宰相贾昌朝认为,法院应该根究欧阳修到底有没有涉案,又命三司户部判官苏安世重组法庭,再审阿张案。苏安世则采信了阿张的供词,认定欧阳修与阿张有不正当关系。

  此时,宋仁宗又派了宦官王昭明者「监勘」,以防止出现冤错案。王昭明看了苏安世的结案报告,大惊失色,说:「今省判所勘,乃迎合宰相意,加以大恶,异日昭明吃剑不得。」现在法官仅凭阿张一面之词,并无确证,便判欧阳修犯下人伦大恶,分明是为迎合宰相之意。若是铸成错案,岂不是害我异日陪着吃剑?

  苏安世听了王昭明的话,也深感不安,不敢枝蔓其狱,以维持孙揆原判的结论呈报上去。不过,虽然欧阳修与阿张的私情查无实据,但法官在审案时,却发现欧阳修涉嫌挪用阿张的财产。要知道,宋代的在室女,是有继承权的,女儿继承的财产,一般以「奁产」(嫁妆)的形式出现。阿张父亲张龟正去世后,给女儿留了一笔财产,作为阿张未来的嫁妆。由于阿张年纪尚幼,这笔遗产便由继母欧阳氏代为保管。

  欧阳氏带着小阿张回娘家居住之后,欧阳修挪用了名义上归阿张所有的财产,购置了田产,田契上所立名字,却是他的妹妹欧阳氏。这笔陈年旧账,因为阿张被诉通奸一案,给翻了出来。

  案子审到最后,法院没有深究欧阳修与阿张到底有没有私情,但欧阳修用阿张奁产买田、却立欧阳氏户口,涉嫌侵占孤儿财产,这个责任不能不追究。庆历五年八月,欧阳修「坐用张氏奁中物买田立欧氏券」,被贬至滁州任太守。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他在滁州任上创作的。

  假如那首《望江南》确系欧阳修所写,那欧阳修在吟出「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的暧昧句子时,一定想不到日后等待他的,可不是什么「春色」,而是丑闻与官司。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紫石屏歌

宋代 欧阳修

月从海底来,行上天东南。
正当天中时,下照千丈潭。
潭心无风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
月光水洁石莹净,感此阴魄来中潜。
自从月入此石中,天有两曜分为三。
清光万古不磨灭,天地至宝难藏缄。
天公呼雷公,夜持巨斧隳崭岩。
堕此一片落千仞,皎然寒镜在玉◇。
虾◇白兔走天上,空留桂影犹杉杉。
景山得之惜不得,赠我意与千金兼。
自云每到月满时,石在暗室光出檐。
大哉天地间,万怪难悉谈。
嗟予不度量,每事思穷探。
欲将两耳目所及,而与造化争毫纤。
煌煌三辰行,日月尤尊严。
若令下与物为比,扰扰万类将谁瞻。
不然此石竟何物,有口欲说嗟如钳。
吾奇苏子胸,罗列万象中包含。
不惟胸宽胆亦大,屡出言语惊愚凡。
自吾得此石,未见苏子心怀惭。
不经老匠先指决,有手谁敢施镌鑱。
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其无谦。

洞天春

宋代 欧阳修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
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上山

宋代 欧阳修

蹑蹻上高山,探险慕幽赏。初惊涧芳早,忽望岩扉敞。
林穷路已迷,但逐樵歌响。

送梅秀才归宣城

宋代 欧阳修

从学方年少,还家罄橐金。
久为江北客,能作洛生吟。
罢亚霜前稻,钩輈竹上禽。
归帆何处落,应拂野梅林。

题东合後集

宋代 欧阳修

东合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
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宋代 欧阳修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