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这条韩愈笔下的秦岭古道,白鹃梅开的超级美

这条韩愈笔下的秦岭古道,白鹃梅开的超级美

  眺望蓝田一线川,

  秦岭脚底起波澜。

  “蓝关古道”

  有“秦中门户,三辅屏障”之誉

  自古便是长安出秦入楚的咽喉要道。

image

  这条天险大道

  作为历史上防卫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

  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古道一部分已经铺成了水泥路面

  没有了当年的雪拥蓝关,

  但大气磅礴的辋川却可以尽收眼底。

  景美人少,有桃源之姿

image

  每年四月

  沿着古道一路徒步

  虎头山上成片成片的白鹃梅绽放

  白色的白鹃梅映衬着青色的山峦

  还可俯瞰关中平原,非常的壮观漂亮

  现在去刚刚好

image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途经蓝关时留下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历史上的蓝关,既是防卫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争夺天下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在古代,从长安翻越秦岭南北,通向东南荆楚江南,因经过蓝田关、武关,后来把这条驿道叫做蓝武道(武关道),蓝武道早在商周时已有雏形,成于秦汉,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秦楚大道,是当时的九大驰道之一。

image

  蓝关古道位于蓝武道北段,随着历史而变迁,如今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遗迹景点众多,常有历史、户外爱好者前往访古论今。

  正值春夏之交,山上满目苍翠,绿意盎然。而且徒步上山之后大片大片的白娟梅开放,满山芬芳,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站在山脊之上,俯瞰塬下,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尤其在山风掠过,在舒爽中油然升起一股豪迈之情。

image

  顺着蓝关古道,登顶虎头山。虎头山在秦岭蓝田县蓝关镇境内,又被称为虎侯山,石虎山(当地群众又称长寿山)等,山上的青松四季常青,风光一片,山上多青松少杂树,泥土较多石头较少,石头的形状奇异,让人应接不暇。

  虎头山的道路平缓无险,但是各处蜿蜒又犹如锯齿,山上青松成林,山坡下荒草连片。两种风格迥异的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们在心中再次感叹造物者的伟大。

  虎头山并不高,但到达之前需翻越的一座酷似鹰咀的山峰,登高虎头山,站其之上,俯瞰秦岭蓝田段风光,北瞰骊山浮云丽影,秀岭横亘,东望蓝关王顺山险峻壁立,南面群山起伏,辋川烟云,西面石门汤泉白鹿无边,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合江亭

唐代 韩愈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
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
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
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
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
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
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和侯协律咏笋(侯喜也)

唐代 韩愈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浸大,覆载莫偏恩。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辛卯年雪

唐代 韩愈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建封)

唐代 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
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
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发难得巧意气粗,
欢声四合壮士呼。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流水

唐代 韩愈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条山苍

唐代 韩愈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