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蓝田一线川,
秦岭脚底起波澜。
“蓝关古道”
有“秦中门户,三辅屏障”之誉
自古便是长安出秦入楚的咽喉要道。
这条天险大道
作为历史上防卫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
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古道一部分已经铺成了水泥路面
没有了当年的雪拥蓝关,
但大气磅礴的辋川却可以尽收眼底。
景美人少,有桃源之姿
每年四月
沿着古道一路徒步
虎头山上成片成片的白鹃梅绽放
白色的白鹃梅映衬着青色的山峦
还可俯瞰关中平原,非常的壮观漂亮
现在去刚刚好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途经蓝关时留下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历史上的蓝关,既是防卫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争夺天下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在古代,从长安翻越秦岭南北,通向东南荆楚江南,因经过蓝田关、武关,后来把这条驿道叫做蓝武道(武关道),蓝武道早在商周时已有雏形,成于秦汉,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秦楚大道,是当时的九大驰道之一。
蓝关古道位于蓝武道北段,随着历史而变迁,如今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遗迹景点众多,常有历史、户外爱好者前往访古论今。
正值春夏之交,山上满目苍翠,绿意盎然。而且徒步上山之后大片大片的白娟梅开放,满山芬芳,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站在山脊之上,俯瞰塬下,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尤其在山风掠过,在舒爽中油然升起一股豪迈之情。
顺着蓝关古道,登顶虎头山。虎头山在秦岭蓝田县蓝关镇境内,又被称为虎侯山,石虎山(当地群众又称长寿山)等,山上的青松四季常青,风光一片,山上多青松少杂树,泥土较多石头较少,石头的形状奇异,让人应接不暇。
虎头山的道路平缓无险,但是各处蜿蜒又犹如锯齿,山上青松成林,山坡下荒草连片。两种风格迥异的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们在心中再次感叹造物者的伟大。
虎头山并不高,但到达之前需翻越的一座酷似鹰咀的山峰,登高虎头山,站其之上,俯瞰秦岭蓝田段风光,北瞰骊山浮云丽影,秀岭横亘,东望蓝关王顺山险峻壁立,南面群山起伏,辋川烟云,西面石门汤泉白鹿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