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的说话之道

韩愈的说话之道



  给陈给事书

  文 / 韩愈

  【题解】

  这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信。这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信。陈京,字庆复,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由考功员外郎升为给事中(当时门下省的要职,主管驳正政令的得失),所以称陈给事。信中回顾和反省了与陈给事之间一段不愉快的交往,委婉地表示了对陈给事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希望陈给事重新了解自己、恢复友谊的心情。书信在叙述上运用对比和转折的手法,波澜层叠,姿态横生,委婉地倾诉出复杂的感情,表现了较高的写作技巧。

  【原文】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1)。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2)。贫贱也,衣食于奔走(3),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4)。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5),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6)。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7);属乎其言(8),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9),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10),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11),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12),无所逃避。不敢遂进(13),辄自疏其所以(14),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15)。《送孟郊序》一首(16),生纸写(17),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18)。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

  【注释】

  (1)阁下:对对方的尊称。

  (2)誉:称誉,赞赏。

  (3)衣食于奔走:“奔走于衣食”的倒装。

  (4)伺候:等候,这里是“依附”的意思。门墙:旧时指师长之门。进:增加。

  (5)道:道德、品行。

  (6)进谒:前去拜见。左右:旧时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而称他的左右执

  事人以表示尊敬。

  (7)加:附于……之上,这里是对待的意思。新:新交。

  (8)属:连续不断,这里形容话很多,很热情。

  (9)东京:这里指今河南洛阳。妻子:指妻子和儿女。

  (10)邈:远。这里形容脸上表情冷漠。

  (11)愚:谦词,指自己的心怀。

  (12)敏:敏捷,聪敏。诛:责备。

  (13)遂:就,立刻。

  (14)疏:分条陈述。

  (15)标轴:古书用纸或帛做成卷子,中心有轴,所以一卷就叫一轴。标轴即是

  卷轴上作的标记。

  (16)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韩愈的朋友。

  (17)生纸:未经煮捶或涂蜡的纸。唐代书写分熟纸与生纸。生纸用于丧事和作

  草稿用。韩愈为了急于自解谢罪,所以不暇选择熟纸重写。

  (18)揩:涂抹。注:添加。

  (19)俟(sì):等待。

  【译文】

  韩愈再拜:我为您所结交已经多年了。开始时也曾承蒙您的夸奖,但我由于贫贱,为衣食奔走,所以不能朝夕领受您的教诲。其后您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依附在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 多。地位越尊贵,那么贫贱的人就被日益疏远;求做门生的人一天比一天增多,那么您喜欢 的人多了,而对旧友的情意也就不专了。我在道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而在文章上却日益 有了名气。在道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那么贤人就不屑于同我交往;文章日益有名气,那么与我一同上进的人便产生妒忌。起初,您我由于经常不见而疏远,以后又加上我对您疏远朋 友的不满,而您又怀着不愿与人交往的心情,又听信妒忌者的闲话。因此,阁下的门庭就不再有韩愈的足迹了。

  去年春天,我也曾去拜访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接待初次见面的朋友;言语殷切热情,像是同情我落魄失意的处境。从您那儿出来,心里很高兴,并把这事告诉了别人。那以后 ,我往东京接取家眷,又不能朝夕与您相见。等到回来,又一次去拜访您。您表情冷漠,像 是不体察我的衷怀;沉默寡语,像是不理会我的情意。离开您后,感到非常不安,不敢再去见您了。

  现在我才恍然醒悟,翻然懊悔到:您那种冷漠的表情,全是因为我不能常常来看您而生气;您那种沉默不语的神态,就表示出这种意思。对我生性愚钝的责怪,我是不能逃避的。现在 ,我不敢立刻就去见您,陈述事情的缘由,并献上新近所作的《复志赋》以下十篇文章,作 为一卷,卷上都有标记;《送孟郊序》一篇,用生纸写成,没加装饰,都有涂改添字的地方 。因为急于表白自己的心迹和向您谢罪,所以等不及重新誊写清楚。希望您接受我的情意而 原谅我在礼节上的不周。我恐惧不安,再拜。

  (内容节选自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湖

唐代 韩愈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秋字

唐代 韩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唐代 韩愈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双鸟诗

唐代 韩愈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輈.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送僧澄观

唐代 韩愈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构楼架阁切星汉,
夸雄斗丽止者谁。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宁计资。清淮无波平如席,
栏柱倾扶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借问经营本何人,
道人澄观名籍籍。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后从徐州辟书至,
纷纷过客何由记。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洛阳穷秋厌穷独,
丁丁啄门疑啄木。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临淮太守初到郡,
远遣州民送音问。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杂曲歌辞。鸣雁行

唐代 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