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一生“不平则鸣”,最后害死了一群鸡!

韩愈一生“不平则鸣”,最后害死了一群鸡!

  不要以为韩愈曾经写过一篇《师说》,就觉得他是个死板无趣的老夫子!其实,韩愈是一个极其不让人省心的人。

  如果用他自己的诗词来形容他,“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句恐怕最为契合。

  而做人不平则鸣,说白了就是俩字——折腾!

  


  韩愈像

  看出身,韩愈也是个苦命的娃,虽然出生(768年)在官宦之家,祖上几代都在朝或地方做过官,但在韩愈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官宦之家只留下了个虚名。

  韩愈由自己的兄长和嫂子抚养长大,兄长的儿子也就是韩愈的侄子韩湘与他年纪相仿,成了儿时的玩伴。

  后来,终于长大成人,便开始了他的科举之路,在四次考试时(792年)才中进士,这已经很了不起,但可惜,后来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都没能成功。

  在四处奔走了几年后,34岁时(802年),韩愈才在京城谋到了官职,被任命为四门博士。从此,不平则鸣的生涯就正式开始了。

  唐朝是一个出产狂人的时代,李白狂放不羁,号称本是楚狂人;看着老实巴交的杜甫,也会大放狂词“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更是祖宗辈儿的狂,在他病重之时,宋之问、武平一等人去探望,他却说:“我在世的时候一直压着你们,我死了,你们也就有机会出头了,只恨没有人能接替我啊!”他还没死,倒是把来探望他的人气个半死。

  


  狂

  


  “狂”的爷爷

  在狂放的社会氛围里,大家要么觉得自己很牛,要么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牛,怎么能去向别人请教,让别人做自己的老师呢!

  刚刚做上京官的韩愈,心血来潮,想纠正一下社会上的不良之风,于是就写了那篇《师说》:你们这些狂人不要再狂!

  结果,韩愈成了京城里公认最狂的人!

  不过,对于韩愈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做的事情才叫惊天动地!

  自从武则天大力弘扬佛教、支持佛教的发展开始,佛教在唐朝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对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想构成威胁,还成了很多人逃避徭役、赋税的手段。

  


  武则天像

  而且,还有官员利用佛教发财,王维的弟弟王缙曾在德宗时期担任宰相,他组织了一批五台山的和尚,到各地郡县里讲经说法,赚取钱财,这宰相的生意头脑还是可以的!

  


  卢楞伽《六尊者像》局部

  普通人崇佛也就算了,但是皇帝唐宪宗也崇信佛教,还要把凤翔法门寺内的佛骨迎接到宫中,上行下效,后果就严重了。

  在举国一片念佛声中,韩愈站了出来。

  


  韩愈书法《长安道诗帖》

  他是这么说的:“据微臣精心研究发现:从东汉明帝以来,好佛的皇帝大多是短命的。短!命!的!好不容易有一个在位比较长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可是死得也太难看——被叛将侯景饿死在台城。所以呢,皇上保重龙体,还是不要信佛了!”

  宪宗把奏疏看到这里,气得手抖肝颤,把韩愈的奏疏丢给大臣们,非要杀了韩愈:“韩愈说我崇佛太过,我还可以容忍,但是说东汉之后信佛的皇帝大多短命,怎么能如此狂妄?”

  


  好不容易当一回皇帝,却遇到这样的臣子,简直生无可恋!

  宰相裴度、崔群大概是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为韩愈说情,最后,还是在朝廷大臣们的劝谏下,免除了死罪,将韩愈贬到潮州当刺史。

  从此,在人们心目中,韩愈就与佛教结下了梁子。不过,韩愈被贬潮州,却被传成了神仙!

  过马牵山

  韩愈到任潮州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竹竿山”。

  


  韩愈书法《揪树帖》

  为文逐鳄

  当时潮州有一条江,江中有很多吃人的鳄鱼,成为当地一害。于是韩愈下令准备祭品,亲自去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摆好祭品后,对着江水大声喊道:“鳄鱼!鳄鱼!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时间可以宽限到五天,甚至七天。如果七天还不走,绝对严处。”(详细内容,请点击次条)

  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生过鳄鱼吃人的事情。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这条大江则被称为“韩江”,而江对面的山被称为“韩山”。

  


  就这样,韩愈在潮州成了男神——神仙一样的男人!

  其实,韩愈还有一个被认为是神仙的侄子——韩湘!就是传说中的韩湘子。

  


  韩湘子

  韩愈被贬,在从京城赶往潮州,路过秦岭时遇到了前来送行的侄子韩湘,于是就有了那首你虽然背过但现在又忘了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据说韩湘能掐会算,能在中途等到韩愈,也是他掐算的结果,而且他这次来并不是为韩愈送行,而是劝他离开险恶的官场,一起去修道成仙,但韩愈并没有采纳。

  


  云横秦岭

  韩愈与大颠和尚

  潮州在当时是偏远的地方,没什么有文化的人,唯独大颠和尚聪明、识大体,所以韩愈经常与他往来。几个月后,韩愈要去作袁州刺史,想到将和大颠分别,便最后一次登山,并留给大颠两套衣服作纪念。

  


  韩愈与大颠和尚

  不想此事传了出去,说韩愈与大颠成了好朋友,不会再为难佛法了。尚书孟简知道此事,特地写信给韩愈以示赞赏,并鼓励他继续与佛教徒结朋友,令韩愈哭笑不得。

  如此,韩愈被贬潮州,却与佛道有了更多的渊源。

  有学者说,由于韩愈不要命地排斥佛教和道教,所以佛教编造出大颠和尚化韩愈,道教则造出了韩湘子化韩愈,来抵消韩愈的影响力。

  能够被佛道两教都那么重视,足以说明韩愈折腾的有多么厉害了!

  不过,再能折腾,也难免会有脆弱的时候,韩愈也不例外。

  退之投书

  贞元十八年(802年),就是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的那一年,他曾告假回到洛阳,与朋友共登华山游玩,到达山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大哭。

  华山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

  


  后来,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看到石壁上的“韩退之投书处”,被逗的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词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数风流人物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他活的岁数并不长,宋代陶谷在《清异录》里说:韩愈晚年的时候比较好女色,需要经常服用丹药补身体,但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不知道谁给韩愈出了主意:把硫磺研成粉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消化掉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滋补功效。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最后还是吃死了。

  真的是:生不易,死不易,做韩愈家的大公鸡,最不易!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唐代 韩愈

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
岩洞幽深门尽锁,不因丞相几人知。

游太平公主山庄

唐代 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唐代 韩愈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唐代 韩愈

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
如摇膏濯衣,每渍垢逾染。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
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
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
逢神多所祝,岂忘灵即验。依依梦归路,历历想行店。
今者诚自幸,所怀无一欠。孟生去虽索,侯氏来还歉。
欹眠听新诗,屋角月艳艳。杂作承间骋,交惊舌互bc.
缤纷指瑕疵,拒捍阻城堑。摇余经摧挫,固请发铅椠。
居然妄推让,见谓爇天焰。比疏语徒妍,悚息不敢占。
呼奴具盘餐,饤饾鱼菜赡。人生但如此,朱紫安足僭。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唐代 韩愈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滇王扫宫避使者,
跪进再拜语嗢咿。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归来捧赠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妍辞丽句不可继,
见寄聊且慰分司。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代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