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古体诗你尽管读,字认得全算韩愈 输

古体诗你尽管读,字认得全算韩愈 输

  韩愈的大名如雷贯耳,

  但是,

  你能背得出他的几首诗?

  第一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嗯。除了这个呢,还有别的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 州路八千。

  欲为圣 朝除弊 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

  厉害了,再来一首!

  呃……《师说》……

  别逗了!那是文,不是诗!

  


  韩愈是鼎鼎大名的唐代诗人,但是他的诗里面为人们所熟悉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为啥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韩兄的代表作,《南山诗》:

  吾闻京城南,兹维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

  尝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

  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

  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

  天空浮脩眉,浓绿画新就。

  孤木掌有绝,海浴褰鹏噣。

  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

  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神灵日歊歔,云气争结构。

  秋霜喜刻轹,磔卓立癯瘦。

  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

  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

  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

  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

  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间簉。

  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

  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

  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朱维方烧日,阴霰纵腾糅。

  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

  绵联穷俯视,倒侧困清沤。

  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

  惊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

  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

  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行行将遂穷,岭陆烦互走。

  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

  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

  还疑造物意,固护蓄精祐。

  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诟。

  攀缘脱手足,蹭蹬抵积甃。

  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诟。

  威容丧萧爽,近新迷远旧。

  拘官计日用,欲进不可又。

  因缘窥其湫,凝湛閟阴兽。

  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鷇。

  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

  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

  前年遭谴谪,探历得邂逅。

  初从蓝田入,顾眄劳颈脰。

  时天晦大雪,泪目苦蒙瞀。

  峻涂拖长冰,直上若悬溜。

  褰衣步推马,颠蹶退且复。

  苍黄忘遐睎,所瞩镵左右。

  杉篁咤蒲苏,杲耀攒介胄。

  专心忆平道,脱险逾避臭。

  昨来逢清霁,宿愿忻始副。

  峥嵘跻冢顶,倏闪杂鼯鼬。

  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

  或妥若弭优;或辣若惊雊;

  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辏;

  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

  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或嵲若炷灸;

  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

  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

  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

  先强势已出,后钝嗔浢譳;

  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

  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

  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

  或纍若盆甖;或揭若登豆;

  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

  或蛇若藏龙;或翼若搏鹫;

  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或迸若流落;或顾若宿留;

  或戾若仇雠;或密若婚媾;

  或俨若峨冠;或翻若舞袖;

  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

  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

  或如火熺焰;或若气饙馏;

  或行而不辍;或遗而不收;

  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

  或赤若秃鬝;或熏若柴槱;

  或如龟坼兆;或若卦分繇;

  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

  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

  喁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

  訚訚树墙垣;巘巘架库厩;

  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敷敷花披萼;闟闟屋摧霤;

  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

  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

  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

  厥初孰天张,僶俛谁劝侑?

  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

  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

  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

  尝闻于祠官,芬苾降歆齅。

  斐然作歌诗,惟用赞报酭。

  跳过原诗直接下拉到这里的朋友,你以为下一首诗会很轻松吗?

  


  来,让我们接着摇摆: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

  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

  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

  千钟万鼓咽耳喧。

  攒杂啾嚄沸篪埙,彤幢绛旃紫纛幡。

  炎官热属朱冠裈,髹其肉皮通髀臀。

  颓胸垤腹车掀辕,缇颜靺股豹两鞬。

  霞车虹靷日毂轓,丹蕤縓盖绯繙㠾。

  红帷赤幕罗脤膰,衁池波风肉陵屯。

  谽呀钜壑颇黎盆,豆登五山瀛四罇。

  熙熙釂酬笑语言,雷公擘山海水翻。

  齿牙嚼啮舌腭反,电光䃱磹赪目䁔,

  顼冥收威避玄根,斥弃舆马背厥孙。

  缩身潜喘拳肩跟,君臣相怜加爱恩。

  命黑螭侦焚其元,天阙悠悠不可援。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眼瞎了吗?

  中学教材里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平易晓畅,是韩愈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作品,但它代表的却不是韩愈诗歌的主要面貌。韩愈诗最大的特点是求奇,体现为意象奇特,造境险怪,用语生僻,随便拎一篇他的代表作出来,里面的字没有几个人能认全。

  那些年,我们因语文教材中的“并背诵全文”暗暗诅咒编写委,却不曾想,他们有一百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活不下去,最后却选了最仁慈的一种。怎么样,现在是不是有一种跪谢中学教材编写委的冲动呢。

  


  韩愈开了宋人以才学为诗的风气。以才学为诗,无非就是堆砌典故和生僻字,在用典方面,宋人比韩愈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使用生僻字上面,还真没人敢和韩愈叫板。宋代文学的老大苏轼诗风上深受韩愈影响,早年模仿韩愈的《石鼓歌》,有意与之一较高下。后来在模仿韩愈的《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时,也只敢绕道而行,只拼气魄,不拼词汇量: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麏。

  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

  崩腾井陉口,万马皆朱幩。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方随长风卷,忽值绝涧分。我本山中人,习见匪独闻。

  偶従二三子,来访张隐君。君家亦何有,物象移朝曛。

  把酒看飞烬,空庭落缤纷。行观农事起,畦垅如缬纹。

  细雨发春颖,严霜倒秋蕡。始知一炬力,洗尽狐兔群。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连苏兄都认怂了,我等也只好认怂。

  


  韩愈曾经在《调张籍》一诗中这样形容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啊,难怪我们凡人读不懂。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驽骥

唐代 韩愈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力小若易制,鸣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鸣几何,黄金比嵩丘。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輈.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

唐代 韩愈

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戎旆暂停辞社树,
里门先下敬乡人。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
自笑平生夸胆气,不离文字鬓毛新。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

唐代 韩愈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争臣论

唐代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以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以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以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以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以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以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以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以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以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以不言,与不得其言以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以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以居卑,辞富以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以已矣”,必曰“牛羊遂以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以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以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以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以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以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以人闻之,不求用以君用之。不得已以起。守其道以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以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以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以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以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以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以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以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以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以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以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以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以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

唐代 韩愈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唐代 韩愈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