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安石:相聚离开,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王安石:相聚离开,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我们在历史课上都熟知王安石变法,也知道,他的变法不断的遭受重重阻挠,最后他的儿子王雱离世,给他带来惨痛的打击,他托病请辞,离开了京都朝廷。

  这首词就是在他隐居钟山时所作,这时候的他已经调整好心情,闲适的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年。

  在我住的宅子前有一个百亩大的庭院,庭院里已经有一半长满了青苔。

  家门口有一条铺满沙子的小路,门前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溪,确实美好而又安静。

  只不过也没有几个人会来欣赏我这门前的景色。

  看看,以前可是门庭若市,现在变成了门可罗雀的无人问津,虽然落得悠闲不用收拾,但心情多少有点感觉落魄。

  


  又到一年的春天,寂静曲折的回廊安安静静,我在这里可以看到山上的桃树和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的种在一起,花开时节很美很美。

  只是这么安静的在山里花开花落,也不知道是为谁开放,又为谁凋零。

  很多人都会说:“人走茶凉”,其实就算人走了,茶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把凉了的茶倒掉,泡上新的茶叶,不是一样能茶香袅袅吗。

  所以人生啊,重要的是不要在意什么人走茶凉,只要自己内心丰盛,孤独也有孤独的快乐。

  毕竟有些人,有些事,该放下就要懂得放下,相聚离别,没有什么永恒不朽。

  


  就像我们遇到的很多人,并不是所有曾经的亲密都能天长地久。

  也不是所有的执子之手都能与子偕老。

  有些人只能注定陪你走一段路。

  有些事只能注定是一时的辉煌。

  人不能活在过去,能珍惜当下的美好,勇敢和过去告别,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活着终究要告别,毕竟即便时光荏苒,心中的回忆也从来不曾消逝。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宋代 王安石

烧夜郊原百草荒,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最爱梅花蘸水香。

传神自赞

宋代 王安石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
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犹昔人。

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

宋代 王安石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只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宿定林示无外

宋代 王安石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
欲归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谁谓我忘老,如闻虫造哀。
邻衾亦不寐,共尽白云杯。

与僧道升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
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
闻有道人者,於今号禅伯。
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
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又段氏园亭

宋代 王安石

攲眠随水转东垣,一点炊烟映水昏。漫漫芙蕖难觅路,翛翛杨柳独知门。

青山呈露新如染,白鸟嬉游静不烦。朱雀航边今有此,可能摇荡武陵源。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815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