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创业学刘备,管理学曹操,守成学孙权!

创业学刘备,管理学曹操,守成学孙权!

  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值得每个老板好好读的书,里面不仅包含了无数商业思维,还教人如何创业、管理、守成。

  创业学刘备

  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创业,老板们都该学学刘备。刘备卖草鞋出身,入主成都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寄人篱下、四处飘零,但最后他却能建立蜀国,其中有3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image

  一是有一群可靠的员工。关张赵为其血战沙场,卧龙凤雏为其运筹帷幄,他们为刘备的称帝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而且,他们够忠心。刘备最落魄莫如寄身袁绍,关羽却没有转投曹操;长坂坡生死存亡,赵云七进七出都没有低头过。这几位员工是蜀国建立的基石。

  二是善于合作。刘备与公孙瓒合作,让他出人头地,不再是一个卖草鞋的;与吕布合作,获得了一息休整的机会;与曹操合作杀吕布,免去了一大威胁;与刘表合作,得到了一片根据地;与东吴合作,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可以说,蜀国是靠一个又一个合作建立起来的,合作不仅给刘备发展机会,而且也给了他丰富的人脉和资源。

image

  三是能放弃。刘备长期处于获得地盘、失去地盘的过程,陶谦让位得到徐州,可惜被吕布赶走,与曹操合作杀死吕布后,徐州又被曹操夺走;投刘表得到新野,又被曹操赶走。如果刘备不舍得放弃,拼死抵抗,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蜀国了。

image

  管理学曹操

  想要管理好企业,老板就要学学曹操。魏国是三国最大势力,不仅疆土最大,而且兵将数量也最多,单是曹操麾下有名的战将就比蜀吴相加还多,如果没有高超的管理手段,曹操是万万管理不好魏国的。

  总结下来,曹操能管理好魏国有这么几点。

  第一,知人善任,信任下属。曹操手下智囊众多猛将如云,但曹操却能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本事。荀攸善内政,于是曹操让他去主掌内政;戏志才、郭嘉、荀彧善谋略,于是曹操出兵打仗总是带着这几人,随时出谋划策;典韦头脑简单但忠心耿耿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曹操带在身边当做护卫,打新野,用夏侯惇,打马超,用许褚,每个人都被充分挖掘了才能和潜力,所以魏国才能凌驾于蜀吴之上。

  第二,制度完善。尽管三国演义中对政治方面较少提及,但史实中对魏国的政治、法律等等一系列制度的评价却是很高的。曹丕建立魏国后所施行的一系列制度大多是从曹操那里留下的,其中就包括被史家称道的九品中正制。来源思维论坛九品中正制为陈群建议,是曹操“唯才是举”的制度化,摒弃了过去唯出身、唯孝廉的选拔制度,为魏国选拔了一大批人才,这是蜀吴所没有的。三国后期蜀吴无人可用也充分显示了九品中正制的重要性。

image

  守成学孙权

  当企业进入稳定期后,除了开拓外,最重要的就是守成,如果连现有的都不能维持好,何谈开拓?孙权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虽然在开拓方面少有建树,但守成却颇为得当。

  首先,拉拢核心员工。纵观吴国,在拉拢核心员工上做的是非常好的,周瑜和孙策是好友,又是亲戚,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权的两个女儿俱都嫁给了吴国重要将领的儿子,在当时,联姻是最好用的手段。而对于现在,感情、地位和报酬则成为拉拢员工的最佳手段。

  其次,稳定而持续的创造收益。守成最重要的就是能让手上现有的资源可以不断创造收益,孙策打下江东时,该地还是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而经过孙权屯田休整,逐渐显出了鱼米之乡的雏形,可以说对后世经济中心南移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显示了孙权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

  最后,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三国东吴实力最弱,想要守成确实很难,孙权采取的策略是联合可以联合的一切势力,即使这个势力曾与他为敌。对抗曹操时,孙权许以荆州要地与蜀汉联合,当孙权想要收回荆州时,又暗地里与曹操联合;夷陵之战蜀吴两国势同水火,然而刘备死后,孙权却第一时间向蜀国示好,请求和解。你可以说孙权两面三刀,但不可否认,这种不断地联合让东吴能自如的在三足鼎立中生存。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薤露行

两汉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谣俗词

两汉 曹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塘上行

两汉 曹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薤露

两汉 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猴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猴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有南篇

两汉 曹操

南山有大石。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