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操放弃曹植的真相:不自律,不足以成大事

曹操放弃曹植的真相:不自律,不足以成大事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中,曹操的儿子最多。

  据说有25个,能力也是最强,能征善战,才华横溢的都有。

  孙权七个儿子,为了帝位之争,最后难有善终;

  刘备虽然不只阿斗一个儿子,但临终将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免去了子嗣们之间的帝位争斗。

  曹操在晚年对于将位置传给谁,一度举棋不定。

  主要有两大人选,文韬武略、老成持重的曹丕,一个是才华横溢、天资聪颖的曹植。

  曹操是一个老文艺大叔,自然对能诗善赋的曹植更偏爱一些,一度想把位置传给他。

  但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曹丕,为什么呢?

  不自律

  葬送了大好前程

  曹植与曹丕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是曹操最爱的女人卞夫人所生,在众多儿子中自然多受待见一点。

  当年铜雀台落成,文艺大叔曹操叫了一帮文人登台做赋,曹植也在其中。

  能够七步成诗的曹植第一个就交了卷,写下了《登台赋》,精彩绝伦,震惊众人。

  曹操也很满意,认定曹植日后能继承自己的大业。

  曹操对曹植有刻意培养的意思,出去打仗的时候时常带着曹植出去历练历练。

  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身上的文人气息太重。

  太过于追求自我,放荡不羁,喝起酒来更是不加克制,极不自律。

  


  说两个他的小故事。

  第一件事就是酒后醉闯司马门,当时正值曹操外出,曹植又开始饮酒赋诗,好不开心。

  酒兴上来之后,擅自命人打开了宫里的司马门,乘坐着王室的车马扬长而去,一直跑到金门,好不潇洒。

  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条道是禁道,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时才能行走,曹植却将这么重要的规定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曹操回来后,十分震怒,处死了掌握王室车马的官员,对曹植也是十分失望。

  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曹操便下令曹丕为世子。

  即便如此,曹操也没有放弃过曹植,也给过他机会。

  第二件就是在曹丕已经成为世子以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去樊城解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

  临行前,曹操召见曹植过来,准备吩咐点事情,但曹植却喝的酩酊大醉,路都不能走。

  曹操大失所望,撤销了他的军职,再也不给他安排事情了。

  而曹植主要的竞争对手曹丕,却是事必躬亲,做事成熟稳重。

  虽无大功,但也不出错,严格按照曹操的命令做事。

  圈子,决定了你的高度

  一个人的圈子对其影响是巨大的,曹植将一手好牌最终打烂了,与他的交际圈子有很大关系。

  当时朝中的世子之位争斗,就是曹丕和曹植,两人也有着各自的阵营和智囊团。

  曹丕的阵营中有贾诩(暗中相助),司马懿、曹植的阵营中有大才子杨修、丁仪等人。

  所谓物以类聚,曹植与杨修两人都是大才子,风流倜傥、吟诗作赋、饮酒作乐,成为亦师亦友的一对组合。

  杨修虽然也是才华横溢,但品行着实不够端正。

  曹操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中举棋不定,经常会准备一些考题来测试二人谁更合适继承自己的位置。

  杨修便利用经常在曹操面前行走的便利,提前将考题泄露给曹植。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曹操也颇为恼怒,后来曹操愣是找了个理由把喜欢耍小聪明的杨修给杀了。

  


  而老谋深算的贾诩却从来不多说什么,曹丕曾去请教贾诩,如何能赢得父亲的欢心。

  贾诩说的都是大道理,做一个靠谱的人,做一个自律的人,克己本分点就行了。

  所谓大道至简,两方阵营中的主要谋士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性格。

  曹丕听了贾诩的话,做事小心翼翼,从不出错,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着治理国家。

  而曹植则每天和杨修等人混在一起,饮酒赋诗,潇潇洒洒地活着。

  最终,曹植为自己的放荡不羁,为他的不自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和能力管理天下人。

  曹丕上位后,曹植就被遣送出了京城,一辈子都在监控之下,最终郁郁而终。

  自我管理,是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的迷茫与不幸,其实都是来自于不够自律,也就是管不住自己。

  如果你是一名基层员工,你不够自律,不能静心去学习,那么你的能力就不会突飞猛进,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层人员,你不够自律,不能严于律己,就失去了领导别人的能力,管理不是管别人,而是管好自己,带动别人;

  如果你想减肥,你不够自律,管不住嘴也迈不动腿,那么你就只能一直胖下去,与好看的衣服无缘。

  做一个自律的人,启动自我管理模式,就从下面这些事开始做起。

  1.写下自己的愿望或目标

  2.凡事提前10分钟,做一个靠谱的人

  3.工作前梳理,工作后整理

  4.少抱怨,多思考

  5.坚持运动,有一个好身体

  6.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7.每天坚持看书阅读

  8.走出舒适圈,投资自己

  9.和更加优秀的人交往

  有书君一直坚信:自律和不自律,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那么,不如从现在自律起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总有一天,你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精列

两汉 曹操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秋胡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薤露行

两汉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龟虽寿

两汉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秋胡行·其一

两汉 曹操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