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徐晃与曹洪,为何能成为曹操十大将中,最特殊的存在?

徐晃与曹洪,为何能成为曹操十大将中,最特殊的存在?

  曹魏八虎骑中,有三个是后生晚辈,真正在曹操手下发光发热的,只有五个,加上五子良将,共有十人。

  


  这十个人在曹操手底下,可说是最重要的将军。其中,徐晃战功彪炳,但排在五子最末。曹洪的官职,更是跟其他人都大不相同。

  一、四方将军

  来看这十个人在曹操手下的最高职务:

  夏侯惇:前将军(魏王手下最高)

  于禁:左将军

  乐进:右将军张辽:征东将军

  曹仁:征南将军

  夏侯渊:征西将军

  张郃:荡寇将军

  徐晃:平寇将军

  


  四方将军:前左右后是有排序的,四征基本上无高低。张郃徐晃这种其实是杂号,完全不如上面六人。只有八个是因为,曹纯早死就算了,大家最后都是领魏国军职。曹洪则是都护将军。

  然而,扣除大家的小战功。四虎并五子,其实战功最高明显是:

  张辽:东方平乱首功拿两次,合肥退十万,进攻又胜出

  夏侯渊次之:东方各种平乱当督导,征伐西方不能少

  再次曹仁:守荆州两次、定太原。

  其次徐晃:潼关之战渭南之战连环发威。

  


  于禁平东方也抓过两次首功,跟徐晃其实不过是伯仲之间。

  乐进从来没抓过头功,但参战数量最多。

  张郃大部分的情况跟乐进相似,但乐进的主帅是曹操,张郃只是夏侯渊的帮手。夏侯惇大败战倒是挺多,惇哥人红是非多,这里暂不讨论。

  


  我们不难发现,曹操对这九个人,是有信任度差别的。降将出身的张辽,打得跟狗一样,好不容易挤上四征将军,却比不上亲信的于禁乐进。最惨的肯定是徐晃,根本没被当回事,翻阅整个三国志,你会发现徐晃跟张郃一样,通常不是领军的主帅。徐晃更是经常执行别人失败后的任务,取得成功。

  二、徐晃:谋臣将军

  徐晃特别擅长心理战术,他不是凭借勇力奇谋,反而更注重情报,先求不败。襄樊之战时,徐晃援军第一批到达,他按兵不动,当时其他人都骂到他,还好参军赵俨帮他缓颊,并提出对应的战术。徐晃的成功,对很多人来说,都只不过是捡尾刀。张辽乐进那种才会被人敬佩。

  


  徐晃位在五子良将之末,跟赵云恐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不是单纯的武将将军。考据过,赵云出身士族的可能性极高,他其实也有着半个谋臣的身分。你看关张马黄会去跟刘备谈战略谈治国吗?徐晃也可能是一个士族出身的半谋臣将军。能战,能劝降,能谈战术。

  


  在明面上来说,五子良将除了张辽,只有徐晃能做到。重点是,徐晃跟赵云,都不算是全职先锋将军,虽然在襄樊之战打出名堂,但还来不及分封,曹操就挂掉了。以后世人的上帝视角来说,徐晃确实应该仅亚张辽。但在同时间段(曹操在世)的战功比较上,徐晃则相对不如其他五子。

  三、曹洪:大汉蹲王

  曹洪的军职并不高,陈寿还故意写了他跟曹丕不合。但是曹丕给他的官位和封邑,都是瞬间超越大部分人。

  原因很简单:曹洪乃大汉官员。

  我们常常被这段误导,但事实上很多人都还是蹲在大汉那边,华歆就是个蹲王,老实说,曹洪看起来也是,而且还是拿着刀蹲在那边的。

  


  曹洪在魏国建立上表中,是大汉的中护军。都护将军是汉光武帝发明的官职,原本的作用就是天子的督军,监督诸将。其实理论上,曹操的魏国不应该有都护将军。而魏国建立后,他参加汉中之战的身分,也还是都护。正因为曹洪是大汉天子督军,做为曹操分灵体控制朝廷兵权,所以曹丕即使讨厌曹洪,一开始也只能毕恭毕敬的对待曹洪。

  


  所以曹洪不需要跟其他八个人排,曹操过世前,他顶天,顶在汉朝那边。大概就是这样吧。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度关山

两汉 曹操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之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塘上行

两汉 曹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薤露行

两汉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陌上桑

两汉 曹操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秋胡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