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852年—912年),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
历史上当真有这种人?
当然,他就是唐朝末年的朱温,这家伙虽然出身及名声都不太好,可他确是一代开国君主,建立了梁朝,开创了帝王霸业。
灭唐大业不是朱温一个人在战斗,大唐帝国被安禄山、史思明等折腾了八年后元气大伤,其后又有浙东裘甫等农民起义,藩镇割据,宦官乱国,大家轮番在大唐伤口上撒盐,王仙芝、黄巢等又穷追猛打了十年,唐朝已是苟延残喘,其后仅仅维持了二十余年,就被朱温取而代之。
朱温,宋州砀山(河南商丘)人,唐大中二年出生于一个落魄的书香门第,父亲朱诚过早离世,朱温同两个哥哥“未冠而孤”。
为了讨生活,母亲王氏就领着三个孩子来到萧县富豪刘崇家当女佣,养家糊口。
几个孩子陆续长大,两个大的开始帮助雇主家干活,老三朱温虽然长得最壮,却“以雄武自负”,啥活儿也不爱干,整天游手好闲,还动不动手拎个棒子惹是生非,邻居们都很讨厌他。
雇主刘崇看着更来气,这么个半大小子浑身都是力气,却好逸恶劳,于是经常鞭打辱骂朱温。刘崇的母亲可怜朱温,她常常规劝家人:“朱三非常人也,汝辈当善待之。”
朱氏兄弟早已厌倦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饥民生变,爆发了黄巢起义,朱温与二哥朱存(攻打广州时战死)投奔了起义军。朱温很快就展露出勇武好战的才华,屡战屡捷,不久升职队长独当一面。
黄巢军攻占长安后,夏州节度使诸葛爽屯兵栎阳(西安附近),黄巢令朱温前去劝降,朱温不仅打仗是把好手,嘴上功夫也不一般,没几句话,诸葛爽就投降了。中和元年(881年)二月,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占了南阳。
这年六月回师长安,黄巢亲自迎接,可见他对朱温的重视,其后数年间,朱温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中和二年二月,朱温任同州(陕西大荔)防御史,在攻占左冯翊后,发现隔河相对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屯兵数万人,在纠集各路诸侯,准备收复长安。朱温请求黄巢增兵援助,但是书信被负责军务的孟楷扣压。
朱温左右为难,一筹莫展,后来在部将劝说下,他认识到黄巢将士离心,且其势力远不如垂死挣扎的大唐,于是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二次重大抉择——降唐。
在黄巢节节胜利的时候,有大将倒戈,唐僖宗大喜,封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皇帝满心欢喜,希冀这个老朱全心全意效忠大唐,恢复中兴大业,岂料此举竟然成了引狼入室。
当年四月,黄巢败走,朱温随诸侯军收复长安。此后两年之中,朱温领兵杀敌,大小战斗四十次,为剿灭黄巢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嘉兴郡王。
黄巢(820年-884年)
黄巢战败死后,蔡州刺史秦宗权接替他继续与朝廷为敌。朱温设计除掉秦宗权的大将张日至后,秦宗权被部将斩杀。
此后,中原地区几乎再无对手,当时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势力较为强大,朱温与他属于一个战壕的战友。
李克用(856年—908年)
两个人在一次宴会上不欢而散,朱温决定除掉李克用,在放火围攻时,偏巧雷雨交加,李克用趁机逃脱。
朱温称帝后,李克用继续使用唐朝年号,以反梁复唐名义与朱温对峙。
朱温为人狡诈,毛泽东曾评价他:“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朱温对帮助他打败秦宗权的朱宣很不信任,担心朱宣兄弟强大起来,以诱其士兵反叛这个借口在书信中痛斥朱宣,横加指责,朱宣被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在回信中毫不示弱,反唇相讥。
朱温以此为证据,派兵攻打朱宣、朱瑾兄弟,二人战败后,朱宣被擒杀,朱瑾外逃投靠杨行密。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
这一时期,唐僖宗病逝,由弟弟唐昭宗李晔即位。天复四年(903年)正月,朱温胁迫唐昭宗迁至由其控制的东都洛阳,车驾行至华州,百姓夹道山呼万岁,昭宗痛哭流涕说:“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 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 途中,朱温杀害皇帝随从二百余人,以自己选定的人替代。
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朱温担心唐昭宗利用李克用等人东山再起,于是密令养子朱友恭、氏叔琮等弑杀了三十八岁的唐昭宗李晔。
朱温听闻昭宗被杀,又开始展示表演才华,“惊号哭,自投于地曰:‘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癸巳,至东都,伏梓宫恸哭流涕。又见帝自陈非己志。”不久,将朱友恭等人干掉灭口。
此后,朱温心腹蒋玄晖假传遗诏,以十四岁的李柷[zhù]继位,即唐哀帝。蒋玄晖为朱温卖力铲除李氏皇族,天佑二年(905年)二月,他在朱温授意下,于九曲池设宴杀害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同年六月,杀裴枢、独孤损等大臣三十余人,将其尸体投入滑州附近的黄河,声言令这些自称“清流”的大臣成为“浊流”。
朱温当皇帝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与之关系密切的枢密使蒋玄晖、宰相崔胤等人劝说朱温要依照汉魏故事,先封王,然后加九锡,最后受禅。
朱温认为蒋玄晖等有意刁难,恰巧此时有人进言称蒋玄晖仍忠于唐朝,朱温大怒,将蒋玄晖斩杀,焚尸扬灰。
这位灭唐的马前卒咋也不会想到,自己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与此同时,朱温派人杀害何太后,并逼迫唐哀帝以秽乱宫闱的罪名废太后为庶人。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李柷称帝,改名朱晃,建大梁帝国,都开封,改元开平,结束了大唐长达二百八十九年的统治。
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十七岁的李柷在次年二月被毒杀。
朱温正妻张氏“贤明有礼”很会约束丈夫,朱温对她“深加礼异”。张氏死后朱温开始纵情声色,竟然对自己的儿媳下手,“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
”朱温的儿子得知老爹的爱好,竟然为了取得皇位继承权,争相以老婆取悦父皇。不仅如此,朱温还强奸手下大臣张全义的妻女“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
朱温共有七子,四个养子,养子之一的朱友文老婆王氏很受公爹宠爱,朱温因此产生了传位养子的想法。
六十一岁的朱温病重期间,打算召朱友文到洛阳托付后事,在身边服侍的亲儿媳——三子朱友珪的老婆密告丈夫:“大家(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
朱友珪得知消息,立即密令亲信发动宫廷政变,乾化二年(912年)六月,“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
狡猾奸诈一世的朱温想不到自己会被亲生儿子干掉。
历史就这么啪啪打脸!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