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操:两场瘟疫让他失去做皇帝的机会

曹操:两场瘟疫让他失去做皇帝的机会

  


  曹操是一代枭雄,在政治上,他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惜才爱才,唯才是举,恢复经济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在文学上,他倡导文学新风,创作诗文,对建安文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缔造者,曹操这一生,镇压黄巾军,讨伐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基本统一北方地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曹操都是顶尖的人物,但是他一生没有称帝,有人研究说曹操不称帝是因为他注重名声,其实不然,他不称帝,是不敢,不敢的原因是迷信,而迷信是因为他遇到了绊脚石。曹操虽然一生雄霸,但是他遇到了一个重大的绊脚石——瘟疫。

  建安十三年,曹操讨伐孙权,孙权刘备联军对战曹操,著名的赤壁一战,曹操以八十万人对十二万,本身稳赢的局面,但是在交战过程中曹营爆发了可怕的瘟疫,士兵成片成片死去,战事加上瘟疫流行,军中人心惶惶,战斗锐减,伤亡过半,曹操不得不退兵。

  在个人能力之外,还有命运兜兜转转,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次关键大战,在一场天降瘟疫的助力下,逼退曹操大军,周瑜获得名声,刘备事半功倍,三足鼎立从此形成。

  据《三国志.魏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如果没有瘟疫,曹军至少没那么容易败,如果不败,那么三国局面根本就很难形成。

  大局形成之后的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的中原地区再次爆发大面积瘟疫,长江以北到安徽一带,大量百姓死亡,灭门灭族成了常态,不但底层百姓受灾,贵族也难免被漫延的瘟疫祸害。根据曹植所做《说疫气》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在这场瘟疫中,著名的建安七子有五人竟然死于瘟疫。

  真的太惨了。

  瘟疫爆发第二年,曹操颁布了赈灾令,规定:但凡女子七十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的,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的,以及眼盲、手脚残疾却没有父母妻儿照顾的,都可以廪食终身;十二岁以下出身贫寒的幼儿随口给贷。

  瘟疫,战争,天灾和人祸交织在一起,经济损失加上人口损失,此时曹操的北方简直是人间地狱。

  那个时代的科学文明有限,面对漫延的瘟疫,人们束手无策,后来就只能求助仙道,绝望中的人们开始求神佛保佑。

  正准备称帝的曹操被这场瘟疫吓坏了,在普遍迷信的时期,他将这场瘟疫当做了上天对自己的惩罚,所以这之后,虽统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权,但是他再也没有了称帝的打算。

  一次又一次的天灾横行,失去天时地利,便难有人和,运气是人生的一部分,瘟疫导致曹操错失机会和惶恐,从而历史上多了一位霸主,却少了一位皇帝,这是曹操的遗憾和无奈。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善哉行 其二

两汉 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陌上桑

两汉 曹操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秋胡行

两汉 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薤露

两汉 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猴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猴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董逃歌词

两汉 曹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有南篇

两汉 曹操

南山有大石。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