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示爱被拒,夜里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短短23字却成了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岑参示爱被拒,夜里转辗反侧,挥笔写下一首诗,短短23字却成了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知名成语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诗词是高度凝练的文学艺术,是人们心中最美的文学。诗词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音韵,美在情感,美在多意。再美的诗词,也要从生活中来。要源于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但是,有一类诗词,却不一定是诗人自身的经验和体会,而是借助前人智慧的结晶、劳动的成果进行加工创作,得到了新的作品。这一类诗词就是集句诗词。

  花不迷人人自迷

  集句诗词中的句子,之前可能是诗句,也可能是俗语熟语。其中本为俗语熟语的句子,一旦集句成诗,也就变成了诗句。之前的句子组合被打破,在诗中有了新的组合。所以,这时候说到上下句的时候,就要明确是诗句还是俗语。这种情况,清代诗人黄增的一首集句诗非常具有代表性。

  集杭州俗语诗

  清 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这首诗大意是:因为爱慕,为情所迷,因而自我陶醉,沉醉在爱情之中的男女,在对方眼里都是完美无缺的,男赛潘安,女赛西施。如果彼此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终会走到一起,因为偶然一笑而神魂颠倒,为之痴迷。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首诗与一般的集句诗也不同,一般的集句诗是集前人诗词中的句子成诗,而这首集句诗,是集俗语成诗,这在题目中已经明确了。而这些俗语,都是有出处的,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在俗语中,“色不迷人人自迷”往往是与“酒不醉人人自醉”连在一起的。据考证,它应该是由“花不迷人人自迷”一句化用而来,《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有“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的诗句。同样在《水浒传》第四回中还出现了“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诗句。而到了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就有了俗语: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不迷人人自迷

  “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原是宋代谚语,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有“谚云:情人眼里有西施”句,意思是在有情人眼里,意中人像西施一样美丽。到了明代,西湖渔隐主人在《欢喜冤家》第五回写道:“他眼也不转看着元娘,越看越有趣,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后来,“情人眼里出西施”更是演化为成语,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一句,作为俗语,后面一句是“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两句俗语出自宋人无名氏的《张协状元》第十四出:“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来相会”后来也演化成为成语和名句,形容两个有缘分的人,不管相隔多远,都会相遇的。那么,在这首诗中,下一句不再是“无缘对面不相逢”,而是“三笑徒然当一痴”。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唐代 岑参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送颜平原

唐代 岑参

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
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輈.赤笔仍在箧,炉香惹衣裘。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洲。海风掣金戟,导吏呼鸣驺。
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苍生已望君,黄霸宁久留。

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唐代 岑参

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大梁一旦人代改,
秋月春风不相待。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当时置酒延枚叟,
肯料平台狐兔走。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梁园道,
应傍琴台闻政声。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

唐代 岑参

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带怜高柳,移床爱小溪。此来相见少,正事各东西。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唐代 岑参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
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唐代 岑参

明时不爱璧,浪迹东南游。何必世人识,知君轻五侯。
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异国有归兴,去乡无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净襄阳秋。坐见吾道远,令人看白头。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