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超爽大气,酒章充满阳光

岑参:超爽大气,酒章充满阳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

  这是两句熟不讲理的诗句,顺溜、好背,望文生义不作难。全诗背景忘了个精光,作者是哪位大咖,似乎也不重要。记住这两句,足以应对春天突变的景观,体现“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独特意境。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描绘春天的故事,甚至借诗想象:啊,只是一夜间,梨花满梨园,原来因为春风几度。

  错了,春天不过是幌子,梨花不过是借喻,却原来与春天和梨花毫无关联。

  或许读者觉得此诗爽朗浪漫,作者准是喝了一肚子蜜,甜甜的心空如花绽放。

  又错了。别看两句诗里毫不酒意,但分明是作者酒后抒怀。如此绝佳诗句,不喝点小酒断断道不出来。

  对不起了,岑参,许多人记住了两句诗,未必记得起诗后的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标志性名诗。可惜的是,“春风”“梨花”开得过于抢眼,遮住了边塞无限风光。

  原诗,先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开场,才“忽如”“千树万树”,接过几句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收尾则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读送别的酒诗,容易陷入悲怆伤感的迷雾里,常常与诗人同呼吸不能自拔。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最具穿透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也不相上下:“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离别伤,伤别离。此时别离,何时再见。这时饮酒赋诗,互诉衷肠,祈祷未来,带上些许淡淡的忧伤,是诗人的同好。

  为了煽情未来制造轰动效应,为了写出绝世的绝句,可以理解成酒性贯通人性的发作,属于古今常态。

  即使写不出王维的悲怆,也至少写出高适版的祝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则一反常态,把每次离别当成一次聚首,开心喝酒,开心交流,图个快乐,图个吉利。

  《青门歌送东台判官》去洛阳,在一家胡姬开得酒馆送别。

  这是春天的早晨,夜雨初息,长安东门外灞陵附近落花被马蹄踏成泥,黄鹂的翅膀也被雨打湿,低低飞掠而过他们身边。他们走进小酒馆,“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岑参《送宇文南金归太原寓居》,也是在早晨,同样写诗送别。“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

  这样的送别不止一二次,送别魏升卿时,则诗:“垆头青丝白玉瓶,别时相顾酒如倾。”“摇鞭举袂忽不见,千树万树空蝉鸣。”

  他的送别诗很多,每次送别都要重复“酒+诗”的模式,不妨再罗列几句。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斗酒取一醉,孤琴为君弹。”

  岑参的酒诗,往往是酒生活的翻版,采撷记录了大量的饮酒场面,读起来仿佛置身其中,与他共享酒诗之乐。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堪称经典。

  酒泉太守最擅长舞剑,夜里在高堂击鼓设宴招待岑参。本为助兴的胡笛曲调,却断人肠,座中宾客泪眼相望如雨滂沱。幸好琵琶长笛相和,还有胡地歌妓伴唱,去掉一时的忧伤。“浑炙梨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泰山归梦何。”

  丰盛隆重热闹的宴饮,跃然诗里,不由得闻诗而陶醉。

  《喜韩樽相过》,题目里带“喜”,望“喜”窥意,肯定是场不醉不休的“闹剧”。

  外加的解读恐违原旨,用诗句说话吧。

  “三月灞陵春已在,故人相逢耐醉倒。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

  他还写过《邯郸客舍歌》。

  那一年,岑参从长安出发漫游河朔,自古邺城抵达邯郸。丛台是必拜谒之地,但一片荒芜冷清,不免让他伤心。好在客舍紧邻漳水边,垂杨,钓鱼船,景色优美,他变得欣慰了。夜里,“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打灯夸数钱。”他几杯小酒下肚,情绪大振,潇洒自在地痛饮。“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大多数诗人,都是用酒浇愁,麻醉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从而得到暂时的解脱。而在岑参的诗里,无论边塞吟景,还是山水寄情,或是迎来送往,乐观主义的成分超高。他激扬正能量,向无厘头的消沉宣战。

  《玉门关盖将军歌》唱道:“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归酒徒。”

  《悲将军宅芦管歌》的尾声:“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凉山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颖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

  当然有些酒诗也存在乐过头的倾向,他劝人及时行乐,莫辜负美酒盛意。“人生不得长少年,莫使床头沽酒钱。”“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岑参乐酒乐诗乐享生活,酒诗乐乐向上,其中更不乏幽默风趣画面。《戏间花门酒家翁》就是如此。

  这年旧历三月,驻新疆库车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履新,岑参追随他去河西节度使上任,来到了春光初临的凉州城。

  一路经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岑参终于见到榆荚初长成的榆钱,又见到在花楼门口安然沽酒待客的老人,心里倍感温暖,信手拈来一首小诗,权当为自己添了道下酒菜。

  诗云:“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翁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还用问,当然不行。这玩笑开得,有点贪气淘气。

  杜甫曾在《九日寄岑参》说:“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岑参流传下来的酒故事传说不多,但他的诗里充斥着大量的酒场面。每首诗就是一个故事,浊一段传说。深耕细锄他的酒诗,那扑鼻的醇香迎面而来,沾沾他的韵律,脑洞大开,想象奔放,浑身散发不尽的力量。

  当然最待见的,还是他超爽大气的性格。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澧头送蒋侯

唐代 岑参

君住澧水北,我家澧水西。两村辨乔木,五里闻鸣鸡。
饮酒溪雨过,弹棋山月低。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林卧

唐代 岑参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唐代 岑参

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
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谁念在江岛,故人满天朝。
无处豁心胸,忧来醉能销。往来巴山道,三见秋草凋。
狄生新相知,才调凌云霄。赋诗析造化,入幕生风飙。
把笔判甲兵,战士不敢骄。皆云梁公后,遇鼎还能调。
离别倏经时,音尘殊寂寥。何当见夫子,不叹乡关遥。

郡斋闲坐

唐代 岑参

负郭无良田,屈身徇微禄。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羁束。
幸曾生丹墀,数得侍黄屋。故人尽荣宠,谁念此幽独。
州县非宿心,云山欣满目。顷来废章句,终日披案牍。
佐郡竟何成,自悲徒碌碌。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唐代 岑参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唐代 岑参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
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