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得意时再荒凉的世界,在我看来也是那么的可爱友好

得意时再荒凉的世界,在我看来也是那么的可爱友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万物寂然。然而放眼望去,又仿佛是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生机盎然。强劲的北风吹拂下,雪花乱舞,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寒风刺骨,哪怕身上穿着狐皮大衣也不够暖和,就算再盖上蚕丝被也依然显得单薄。将军的手被冻得拉不开弓,冰冷的铠甲也让人难以穿上。只见无边沙漠里结着厚厚的一层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在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还特意请来胡琴、琵琶、羌笛等乐器,让乐师演奏音乐给大家助兴。临别时已是傍晚时分,然而辕门前的大雪依然下个不停,连军旗都被冻僵了,即使怒吼的狂风也无法将它吹动。犹记得我们在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写这首诗时,岑参由于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诗人觉得建功立业可期,所以这时期的诗作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低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神统一起来,因此它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昂扬奋发、浪漫豪放的。这时期他写下了一大批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大雪漫天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闹场面,自然也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要注意的是,虽然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却并不仅仅是只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中军置酒”,不是岑参置酒,而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而这所有的笔调,其实都是建立在诗人建功立业有望的基础上。所以你会发现,当一个人受重用时心情会很好,写的诗也很积极,而当他被贬谪被弃用时,写的诗则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所以说,诗是一个人心情的直接反应。通过读诗,我们其实也可以间接的了解岑参这个人的性格,以及感受诗歌之外人物的真实。当你得意时,即使世界再荒凉,你也觉得百般可爱万般友好。当你失意时,即使世界再浪漫,你也觉得生无可恋。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 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春梦

唐代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

唐代 岑参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
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
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
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
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汉上题韦氏庄

唐代 岑参

结茅闻楚客,卜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唐代 岑参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