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今天我们讲温庭筠,先来看他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短调的小令,写女子对在外的丈夫归来的期盼。“过尽”句与刘采春《罗嗊曲》“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上望,错认几人船”语意近似。

  唐赵徵明有“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萍满芳洲”之句,本词“白苹洲”指分手之地。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黎明起床,梳洗打扮之后就倚着望江楼,在江楼边上长望。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看到上千条船从眼前走过都不是自己所期盼的,没有一条船把自己的丈夫带回来。

  斜晖脉脉水悠悠,到了黄昏,太阳西下,都下山了,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写眺望时间之久,心中凝恨之深。把千愁万绪汇入夕阳和绿水之中,含绵绵不尽之意。

  温词大抵绮丽浓郁,此首则空灵疏荡,通俗明快。沈际飞云:痴迷、摇荡、惊悸、惑溺,尽此二十余字。这样短小的一篇词写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

  谭献云:犹是盛唐绝句。但值得注意的是,盛唐的绝句以凄为主,中晚唐的绝句以意为主,像杜牧写的绝句很多都是以独特的立意。盛唐不是,盛唐有一种凄感。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写到他们的作品当中,都没有让人伤心落泪的感觉。

  就像李白送王昌龄被贬谪到夜郎关去,“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看不出多少悲伤,尤其尾句。所以这里,谭献说他犹是盛唐绝句是抬高了温庭筠了。

  


  再看他的一首《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下面我们串讲这首诗。“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此首写离情,上片,起三句写境,次三句写人。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一种孤凄的境界。

  壁炉里点的香落下来,通宵点着的蜡烛也快燃尽了。偏照画堂秋思,画堂是女子住宿的名称,秋思照在这里。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到黄昏的时候,自己的画眉就慢慢没有了,鬓云残,此时的妆扮鬓角也不是像早晨刚刚梳的头那样齐齐整整了,夜里却要在枕头上度过漫漫的长夜。

  到秋天,夜也深了,女子夜里睡不好,古代人夜生活比较贫乏,通常吃完晚饭就上床睡觉,因此感到夜晚很漫长。

  如果这首词写到这里,是一首很平庸的词,这首词最著名的描写在于它的下片。

  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辗转反侧、思极无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漫漫长夜,突然下起朦胧的细雨。秦观的词有“无边丝雨细如愁”,那样朦胧的雨打在梧桐树叶上。

  梧桐树叶子很大,当濛濛的细雨慢慢打下,逐渐积成一点,最后当这个树叶承受不住的时候就落下来,这里一滴,那里一嗒,滴滴嗒嗒,就使得通宵不能入睡。

  当然,这里不能入睡是心里有事,睡不着。文革时候我被打成反革命关在监牢的时候,夜里经常睡不着,刚刚要睡,夜里的蟋蟀一叫吵醒了,等到又睡着的时候,那个蟋蟀又一叫,我只好把看监狱的人叫起来,关门,让他把那个蟋蟀赶走。

  其实冤枉蟋蟀了,不是蟋蟀的叫声使我通宵不能睡,是你自己心里有事,睡不着。这个女子成日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以夜里很难睡得着,听到外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为什么听到空阶滴到明,就是女子根本一夜没入睡。这首词写的极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长恨歌》当中,唐明皇所经历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后人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编成一个杂剧,就叫《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本词上片风格浓丽,意象绵密,正是温词的普遍特点。下片转为疏淡,六句只写梧桐夜雨。浓淡相间,摇曳有致。将女子夜深思念丈夫的情景写得极妙。

  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同样擅长写情,正是脱胎于此。

  由此引出的还有宋周紫芝《鹧鸪天》:“梧桐树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万俟咏《长相思》:“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苦楝花

唐代 温庭筠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
晻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游南塘寄知者

唐代 温庭筠

白鸟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烟光似带侵垂柳,
露泛如珠落卷荷。楚水晓凉催客早,杜陵秋思傍蝉多。
镏公不信归心切,听取江楼一曲歌。

杂歌谣辞。邯郸郭公辞

唐代 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易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蒋侯神歌

唐代 温庭筠

楚神铁马金鸣珂,夜动蛟潭生素波。商风刮水报西帝,
庙前古树蟠白蛇。吴王赤斧斫云阵,画堂列壁丛霜刃。
巫娥传意托悲丝,铎语琅琅理双鬓。湘烟刷翠湘山斜,
东方日出飞神鸦。青云自有黑龙子,潘妃莫结丁香花。

题裴晋公林亭

唐代 温庭筠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东山终为苍生起,
南閟虚言白首归。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简同志

唐代 温庭筠

开济由来变盛衰,五车才得号镃基。
留侯功业何容易,一卷兵书作帝师。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