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诗词 | 温庭筠:谁伴我晨兴驿途,谁懂我词中乾坤?

诗词 | 温庭筠:谁伴我晨兴驿途,谁懂我词中乾坤?

  《商山早行》(选段)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吟起这几句诗,总有一种羁旅愁思油然而生。

  温庭筠作《商山早行》,通篇无一“早”字,却通过晨起的鸡鸣、未落的残月、早春的霜痕寄意言外。

  而晨兴驿途的诗人,夜宿茅店、奔波前程的孤寂之感更是力透纸背。

  再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思妇看着插在头上的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妩媚多姿。

  从游子写到思妇,从羁旅写到闺怨,温庭筠的才情来自对细腻情思的体察,来自对世事人心的感悟。

  今天就带大家走近温庭筠,看他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借诗、词、文纵情高歌。

  


  01 温庭筠其人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相传为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少有天赋,才思敏捷。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诗歌辞藻华丽,题材多样,思想内蕴丰富。

  如战争、怀古、时政、爱情、妇女等多有涉及,今存300多首,可见清顾嗣立《温飞卿集笺注》。

  温庭筠又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与韦庄齐名,世称“温韦”。

  他的词作着力求精、注重文采、声情,风格婉丽、情韵深厚。

  内容多写闺情和男女离别,今存70多首,收录于《花间集》等书中。

  不仅如此,温庭筠还是骈文家、小说家,并且工于书法。

  其人个性洒脱不羁、狂放难束,因得罪权贵,数十年科举不第,但有关他科举、交游、情感的民间故事却流传至今。

  


  02 诗词兼工酝酿极深,下语镇纸

  温庭筠出身于书香门第,年少时颇有抱负,且极有天赋,敏悟极快。

  每次在考场应试,按照官韵写赋,他只需双手交叉思考八次,就能行云流水地写出八韵之赋,因此得名“温八叉”。

  虽然写作速度很快,但温庭筠的诗、词都蕴藉深厚。他特别善于抓住景物的细小特征,并极其巧妙地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寓情于景。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是其七律佳作《马嵬驿》中的名句,诗人的灵魂霎时融入了千古的爱情悲剧中。

  他看到杨贵妃的魂魄如青烟散去,那鲜血却化成青草在凄凄地诉说着无尽的愁怨。

  温庭筠对瞬间感触与情思的把握更是出神入化。

  


  《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五绝《碧磵(jiàn)驿晓思》则捕捉清晨时诗人刚从梦中醒来的瞬间:月儿已经落下,杜鹃停止了啼叫,院子里开满了杏花。

  在这一帧被定格的春晨小景里,静谧悠远又渺茫的情思久久萦绕,不同于《商山早行》的孤寂悲伤,此处的柔婉绮丽里有更多的淡泊和安闲。

  从诗歌的意象选择和语言雕琢中,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温庭筠的细腻蕴藉注定会让他与词结缘。

  而他的身世遭逢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屡试不第,加上个性不羁,温庭筠流连于风月场所,与众多女子结下情谊。

  相比同辈,他更具反叛性和创造性。因而工于音律的他能欣赏民间音乐,并很快接受了“词”这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偕同乐工歌女一同参与创作。

  温庭筠填词的内容,多为闺中情怨和男女别情,情致婉约含蕴、辞藻浓艳,代表作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温的词:“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抓住了其词的密丽明艳的风格特色。

  而叶嘉莹评价温庭筠“用女子相思,写尽才士不得志”更是体察出了温词内藏乾坤的特点。

  温庭筠怀才不遇的哀怨又何尝不像思妇百结的愁肠,他颠沛流离的命运又何尝不似无处归依的青楼女子?

  在自怜中,温庭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全情地注目着、悲悯地描摹着、深沉地浸润着,其动人至深皆缘自心的相通、情的感应。

  作为花间鼻祖,温庭筠可谓是当之无愧。

  


  03 “才高累身”率性而为,恣意求索

  据不完全统计,温庭筠一生至少参加过五次以上的科举考试。

  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这与其狂放不羁、不受约束、恃才傲物的个性有密切关系。

  温庭筠年轻时游学至扬州,得到初唐宰相姚崇的五世孙姚勖相助,姚勖资助其科考,温庭筠却拿着钱呼朋引伴,纵情声色。

  姚勖大怒,“笞而逐之”,此事传开后,温的名声渐差。

  随后温来到长安,参加京兆府考试,名列第二却意外落榜,因其之前诱导太子“宴游败度”。

  温只能作“瞻风无限泪,回首更踟蹰”(《病中书怀呈友人》)、“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来自遣悲怀。

  文人的心灵总是敏感、孤寂,总能时时感受到微小的疼痛,总能以敏锐的视角体察人情世故。

  当体己的情感被才华浇灌,一首首击中人心、反映相同遭遇的诗词便如光芒乍现。

  虽然都只是普通的个体,感同身受的火花却如此珍贵。

  所以,纪唐夫在温庭筠遭贬谪离京时,写下的《送温庭筠尉方城》才会流传甚广,道出知己一生的命运与孤寂。

  


  《送温庭筠尉方城》

  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且尽绿醽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一直到863年,徐商拜相,他安排已年过六十的温庭筠重回京城,做了国子监的助教。

  三年后,温老终于有机会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另辟蹊径,打算公平公正、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所以将得分最高的三十篇文章张榜公示,在百姓中传阅,并接受监督。

  一时间,“以文判等”被传为佳话,深得民心。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

唐代 温庭筠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侵帘垣白摇翻影,
落镜愁红写倒枝。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陈宫词

唐代 温庭筠

鸡鸣人草草,香辇出宫花。妓语细腰转,马嘶金面斜。
早莺随彩仗,惊雉避凝笳。淅沥湘风外,红轮映曙霞。

元处士池上

唐代 温庭筠

蓼穗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
愁红一片风前落,池上秋波似五湖。

清明日

唐代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唐代 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相和歌辞。堂堂

唐代 温庭筠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淮南游客马连嘶,
碧带迷人归不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