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为何能与李商隐齐名?读完这7首诗词就懂了

温庭筠为何能与李商隐齐名?读完这7首诗词就懂了

  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在人才济济的大唐诗人中,温庭筠也是有实力排进前十的。

  李商隐的诗词,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特别是他那些缠绵悱恻的无题诗,更是脍炙人口。可能有些人就有小小疑问了:温庭筠为何能与李商隐齐名?他又有哪些经典诗词呢?

  小仙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说起温庭筠,他有三个外号:一个叫温钟馗;因为旧唐书说他“不修边幅”,新唐书说他“无检幅”,五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更是说得很直接:温庭筠长得很丑。现在形容一个人很丑,有一句很刻薄的话,说照片挂门上能辟邪,挂床头能避孕。这里说温庭筠叫温钟馗,意思差不多——钟馗,就是捉鬼的嘛!

  


  另一个外号,说他是鹦鹉。这个外号又是怎么来的呢?得从三国时候说起。

  三国有个喜欢搞行为艺术的文学家,叫做祢衡,就是光着身子击鼓骂曹的那个,他写过一篇文章叫《鹦鹉赋》,在这篇文章里,他把自己比作色泽鲜丽、灵机聪慧的鹦鹉,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的哀怨。

  击鼓骂曹之后,曹操使借刀杀人之计,故意让祢衡去劝降刘表;刘表也是聪明人,知道曹操的用心,就把他推给黄祖,祢衡后来就被黄祖杀了。

  温庭筠有个好朋友叫纪唐夫,他曾引用这个典故来写温庭筠: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他认为温庭筠就像祢衡笔下的那个鹦鹉,虽才华横溢,但恃才傲物,注定一生受人排挤。

  


  还有一个外号叫温八叉,这是因为他才思极其敏捷,八叉手就可以写完八句诗词,直追七步成诗的曹子建。

  说了这么多,下面还是靠作品说话吧,小仙给大家推荐7首温庭筠的代表作。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一首羁旅诗,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10个字写了10种景物,将清晨的山村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就病逝于五丈原。这首诗就是温庭筠经过五丈原的时候写的一首怀古诗。

  此诗前四句写景,以虚拟景象再现历史画面;后四句夹叙夹议,暗含褒贬。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这首作品风格遒劲,气势雄浑,感情沉重,含蕴深厚。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全诗由渡头环境,写到待渡、渡中,最后触景生情,表达追布范蠡、泛舟五湖之意,全诗运思独到,造语尖新,而风格则恬和雅丽。

  “万顷江田一鹭飞”,以万顷之大,见一鹭之小,以江田之静见鹭飞之动。此句脱胎于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但境界比原句更为开阔。

  


  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威逼利诱,但是他始终不屈服,后来被放逐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19年之后才回国,留下“苏武牧羊”的故事。

  这首诗是温庭筠的一首吊古之作,表达了对苏武的仰慕崇敬。全诗结构今昔穿插,先写苏武相逢汉使,归国有望;后倒叙十九年羊归塞草、雁断胡云的痛苦生活,忽又跳转到归汉之后,物是人非,回忆出使之时还是青壮年,最后又回到归汉之后对着汉武帝的茂陵,痛哭岁月之长逝。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以甲帐对丁年,新巧工致,为后世传诵。清朝沈德潜评论说,此句和“此日六军同驻马”(李商隐的《马嵬》)一样,属于逆挽法,律诗得此,化板滞为跳脱矣。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是一首闺怨词。

  开篇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词人把女子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全篇章法绵密,层次井然,描绘上工笔色彩,温润富艳。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中,这首词被改编成片中的插曲,由刘欢谱曲,姚贝娜演唱,堪称经典。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也是一首写闺怨的词。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全词哀思绵绵,一往情深,尤其“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二句,极述惆怅失望之情,是词家名句。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借更漏夜景写相思情事,开头因情设景,渲染出一种凄清哀愁的氛围,接着写愁思之人,愁苦难免倍觉夜长。夜晚孤单凄清而觉得寒冷,彻夜不眠,听闻窗外雨声、落叶声。

  全词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上片辞采密丽,下片疏淡流畅,一密一疏,一浓一淡,情感变化发展自然。

  这首词在后世也有诸多引用和化用,比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从此而来。

  


  以上就是温庭筠的几首代表作品。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曹雪芹借书中人物之口,对唐朝的几位大诗人进行了点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书中说“温八叉”之绮靡,主要是针对他的词作而言。温庭筠处在唐诗和宋词发展中间的晚唐,和韦庄成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宋朝的婉约词,基本上都是在花间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温庭筠的诗作和词作风格完全不同。上面选择的几首律诗,写得沉稳老辣,甚至隐隐有杜甫的风格。

  唐朝的文人,同时在诗和词上都取得了极高成就的,就只有温庭筠一人而已。

  最后,关于温庭筠还有一个小八卦。

  唐朝著名才女鱼玄机,就是温庭筠的学生,一直仰慕温庭筠。可是温庭筠却狠心拒绝了鱼玄机的示爱(大约是因为自己长得丑,亦或是对师生恋有抗拒心理),然后他撮合了鱼玄机和青年才子李亿的姻缘。

  可惜的是,鱼玄机跟着李亿只过了一小段愉快的生活,就被李亿的正妻赶出了家门,后来沦落风尘,最后因争风吃醋惹出人命官司,年仅26岁就香消玉殒了。

  温庭筠听闻学生悲惨遭遇,大约也会追悔莫及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关注,明天见。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宿云际寺

唐代 温庭筠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远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唐代 温庭筠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唐代 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经)

唐代 温庭筠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白蘋安石渚,红叶子云台。
朱户雀罗设,黄门驭骑来。不知淮水浊,丹藕为谁开。
偶到乌衣巷,含情更惘然。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
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

南湖

唐代 温庭筠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唐代 温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寒蛩乍响催机杼,
旅雁初来忆弟兄。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