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最冷门的一首送别诗,不为人熟知,却不失为一首千古绝唱

王昌龄最冷门的一首送别诗,不为人熟知,却不失为一首千古绝唱


image


  作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备受后人推崇。他的边塞诗,风格豪放,意境开阔,圆润蕴藉,婉转和谐,十分耐人寻味。在历史上,王昌龄的诗虽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数量多,但每首诗的质量很高,佳作不断。

  例如,人们熟知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除了边塞诗,王昌龄其他题材的诗作也很不错,例如闺怨诗和送别诗。一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image


  至于他的送别诗,最为人们熟知的当然就是那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了。其实,除了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以外,王昌龄还有一首较冷门的《送柴御使》也是非常不错的送别诗。这首诗虽然不为人熟知,但意境唯美,不失为一首千古绝唱。全诗如下: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唐代诗坛,很多离别诗都哀怨惆怅,黯然伤感,虽然非常凄婉动人,却终不及王昌龄这首《送柴御使》意境豪放旷达。诗人在友人登船离去之际相送,便触景生情,借景发挥,“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江河自此流去不顾,毫无阻碍,直通友人即将上任的武冈,即湖南武冈县。

  

image


  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江水,诗人想:“江水既然如此便利,朋友你随时可以来看看我,我也可以随时去看看你,所以值此离别之际,又有什么可以感伤的呢?“送君不觉有离伤”,这是多么自然的事情啊!你我的友谊就像这滔滔不绝的江水一样绵绵不尽,互通灵犀,哪来离伤啊!

  诗作前两句可以说尽显王昌龄的豪放本色,豁达爽朗。可是,此诗最精彩最唯美的还在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写这首诗的时候,王昌龄还为龙标尉,而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县,与武冈相隔不远。他和友人虽处异地,却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云共雨,同观日月,颇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妙。

  可以说,诗作最后两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到了一个高潮:一句反诘,言辞恳切,真挚感人。虽然要与友人分别了,但在这关怀体贴的询问中,音,离别的伤感便被冲淡了。明月同照两乡,诗人与友虽分在两地,却借一江水和一轮月,情系一心,真是多么唯美而深情的意境啊!

  虽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真正的友谊却能天长地久。写作这首诗的时候,王昌龄正在贬谪之中,与友人分别,自然是愁上加愁。可是,他却笑脸相送,真心安慰,似无情而更有情。在诗人的旷达之中,其实离别的伤愁其实更加令人动容。这样情真意切的诗作,真不失为千古绝唱!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灞上闲居

唐代 王昌龄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唐代 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唐代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送狄宗亨

唐代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秋兴

唐代 王昌龄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别皇甫五

唐代 王昌龄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