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送别诗,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昌龄最经典的一首送别诗,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闻一多曾说过,盛唐有两位个性最显著的诗人,其一是孟浩然,另一位便是王昌龄。想必大家都能随口道出他的名作,闺怨诗如“悔教夫婿觅封侯”耐人寻味、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雄浑深远、送别诗有“一片冰心在玉壶”韵味无穷!这些无一不是流传千古的绝唱。

  盛唐多诗才,千鲫过江,总有下者,而王昌龄绝对是“千鲫”中的上上者!他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者,可与岑参、高适并列边塞诗派的三大典范;他的五言古诗风骨凛然、风格多变,《围炉诗话》赞其曰“或幽秀、或豪迈......不可物色”。

  


  而王昌龄最擅长的是七绝——人称“七绝圣手”!后世诗坛对王昌龄的七绝可谓赞不绝口,有的说“言绝句,少伯(王昌龄)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有的说“七绝第一,其王龙标乎?”、还有的说:“昌龄为诗家天子”!

  整个盛唐时期七言绝句仅有四百余首,而王昌龄就留下了七十多首,占据了六分之一!也正是因王昌龄、李白等人的努力,才使得七言绝句成为唐代流行的诗歌体裁。《围炉诗话》评价道: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可见,王昌龄的七绝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而我们所熟知的王昌龄的名句也大多出自其七绝诗。比如经典的送别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出自七绝《芙蓉楼送辛渐》。对这首诗,想必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不过对于这首诗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所作的两首七绝,我们所熟悉的只是其中第一首: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王昌龄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这两首诗,第一首是写送别之日早晨的情景,而第二首则是送别前一晚的情景。据说王昌龄本来只写了第一首,但第一首诗更多的表现的自明心志,不涉送别。因而又补写了第二首送别诗,写出了芙蓉楼饯别之意,结尾一句“寂寂寒江明月心”正是送别之心,也隐喻自己的“一片冰心”!

  


  诗意如何,想来大家也都很熟悉,不必讲解。但唯有一点,写送别诗为何王昌龄要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自明心志,而且还是以此回答“洛阳亲友”呢?这就跟王昌龄的性格和经历有关了,甚至可以说与他日后的死因有关。

  王昌龄年近不惑之时才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的性格实在不适合官场,天生一副士人风骨,不忌世故人情,不管官场潜规则,高傲自许,也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后来因事被贬岭南,但王昌龄对此很不服,便故作放浪形骸。从长安前往岭南上任途中,他在洛阳足足停留了一年多,迟迟推脱不去上任。后来到了岭南上任后,又游山玩水、消极怠工,以此表达无声的抗议。

  这种行为也让很多好友对王昌龄颇多微词。自古诗人高志,皆为报效国家,教化百姓。而王昌龄这般作为使得长按、洛阳的许多人都将他当做醉生梦死的狂人、心中无丝毫家国之念。也正因此,王昌龄才忍不住在送别好友辛渐时自明心志:“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一片冰心,正是古人所谓“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为国为民之心、冰心、玉壶,洁净无瑕,王昌龄便是借此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德行。狂放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高洁的心,这才是真正的王昌龄。

  但无论“冰心”高洁,王昌龄的狂放还是为他招来了祸端,后来的被贬龙标又是其中一例。甚至最后王昌龄被闾丘晓所杀也与此有关。史书没有说闾丘晓为什么杀王昌龄,但《唐才子传》中的这句话却令人耐人寻味:(王)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所忌者何?不是忌才,便是忌所行之事,而闾丘晓二者都忌,一忌王昌龄诗才之高;二恨王昌龄行事疏狂,擅离职守(当时王昌龄是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擅自离开龙标,前往家乡太原)!王昌龄的死固然令人惋惜,但身在官场无人庇佑却狂放不羁,得罪的人多了确实是给死亡埋下了伏笔。很有可能,闾丘晓就曾被王昌龄的罪过,杀他也可能是假公泄私愤!

  庆幸的是,闾丘晓也恶有恶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畏惧不出兵贻误战机,被杖刑而死。据说闾丘晓死前乞求饶命以奉养双亲,而他的上司冷冷一句就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可知世间还是有人能读懂王昌龄的“一片冰心”的!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上同州使君伯

唐代 王昌龄

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
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

甘泉歌

唐代 王昌龄

乘舆执玉已登坛,细草沾衣春殿寒。
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

寄穆侍御出幽州

唐代 王昌龄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送谭八之桂林

唐代 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唐代 王昌龄

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
仙老言馀鹤飞去,玉清坛上雨濛濛。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唐代 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