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殿前曲二首

殿前曲二首

唐代 王昌龄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诗人王昌龄的古诗

别皇甫五

唐代 王昌龄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行路难

唐代 王昌龄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送李十五

唐代 王昌龄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唐代 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唐代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客广陵

唐代 王昌龄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送魏二

唐代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十五舅

唐代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適诗)

唐代 王昌龄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里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须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送程六

唐代 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代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代 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唐代 王昌龄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西江寄越弟

唐代 王昌龄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
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唐代 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吊轵道赋附邵平歌

唐代 王昌龄

道不虚行兮,史鳅没位,吾宁范伯之徒欤,感夷齐而多愧。

麟凤远去,龙则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往者不可谏,来者吾谁欺?

始退身以进道,曷飏言而受非,彼萧相国知予乎布衣。

大梁途中作

唐代 王昌龄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巴陵送李十二

唐代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谿

唐代 王昌龄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谿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西宫秋怨

唐代 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