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最有名的8首诗,读后才知七绝圣手是这样炼成的!

王昌龄最有名的8首诗,读后才知七绝圣手是这样炼成的!

  

  王昌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其创作的七绝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也被称为“七绝圣手”。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及政治家,王昌龄的一生仕途坎坷,常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见证了唐朝由兴盛逐渐走向没落。他创作的诗歌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大多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王昌龄在盛唐时期远赴边关,将边塞生活的切身感悟融入到诗词中,在他的作品里,表达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战场杀敌的快意,对残酷现实的批判和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远征将士及其家人的同情。

  王昌龄的闺怨诗写的很好,但学者普通认为他最好的还是边塞诗。他的边塞诗雄浑高昂,意境深远,有着慷慨郁勃的雄浑之美,更有深情幽怨的意境之美,既体现了时代风貌,也折射了诗人心灵思想,有丰富的美感特质。

  

image


  为了更好的认识王昌龄,通过诗歌了解他那个时代的人、事、情,哲学诗画特意精选了他最有名气的几首诗,一起来诵读经典,品味诗歌人生。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千古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千古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image


  诗人小传——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这点可能是唯一令我们感到遗憾的,即生的洒脱,死的不明不白。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这首诗作者以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虽遭贬斥,但内心坦荡无愧,亲友都可放心。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境况,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白玉壶里盛着冰一样里外都洁白纯净。

  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算是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了)

  从军行七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千古名句: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千古名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千古名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image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从这首可以看出,王昌龄不仅有豪迈阳刚的一面,也有细腻缜密的另一面。此诗把女性的那种外貌、体形、声音,以及女子的心理特征极其神似的描绘了出来。

  千古名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千古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唐代 王昌龄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送谭八之桂林

唐代 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唐代 王昌龄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箜篌引

唐代 王昌龄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
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
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送柴侍御

唐代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唐代 王昌龄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