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的曲折的一生

王昌龄的曲折的一生

  王昌龄出生贫寒,没有系统接受义务教育,靠种田为生。他每天都蹲在田埂上想,虽然有才华,但没背景、没钱,在讲究举荐的唐朝官场几乎没有任何胜算。墙上贴着的一张招兵广告吸引了他,让他决定远赴边疆,建功立业!于是二十七岁参军,赴河陇,出玉门关。他把一生中最热血的岁月献给了西北大漠,留下诗作最多的也是边塞诗,他也因此成为边塞诗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其中就有最有名的《从军行七首》和《出塞二首》。

  《从军行》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重点字词注释

  穿:磨破。

  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诗歌前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本首诗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军行》后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戍边时间漫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戍边战士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在大漠黄沙中发出的更坚定、更深沉、更豪壮的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对祖国的坚定承诺,爱国之情达到了顶峰。

  二十九岁的王昌龄离开边塞回到长安,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足足下了一年苦功,头悬梁锥刺股。开元十五年,王昌龄进士及第。边塞回来之后,王昌龄本以为终于可以建功立业,可是谁知世事弄人,他只被授予一个小小的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心有不甘的他在开元二十二年又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应博学宏词科登第,但也仅仅得到了一个县尉的职位。此后,他被贬谪岭南,由岭南北返长安被任命为县丞之后没几年,又受谤毁,被贬龙标。

  仕途的不顺难免让他心有不满,无处发泄,只好写诗,只不过这时的王诗没有了豪迈,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闺怨,闺怨诗是他的第二类诗作。最出名的就是《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王昌龄可以一面拿着长刀策马取功名,又可以一面体会像细腻如针的女儿闺情了吧。

  王昌龄的七绝句在内容上可分三类,第三类就是离别诗。王昌龄不仅文才出众,而且性格洒脱。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个个都跟他有交情。每次分别,彼此留下的离别诗也不少。开元二十六年,王昌龄因为不拘小节被贬到了岭南。被贬的王昌龄觉得有点委屈,路过襄阳的时候想到好友孟浩然,就跑去和孟浩然吐吐槽。被贬第二年玄宗大赦天下,王昌龄被召回长安,路过襄阳,他再次拜访孟浩然,孟浩然高兴得安全忘了自己背生毒疮尚未痊愈,胡吃海喝几天,背疮复发,很快不治而亡。命运似乎一直都没有放过他王昌龄,总是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罪过。

  后来,一路被贬,王昌龄在龙标呆了六年之后,年已五十九,打算告老还乡,叶落归根,可是谁知命运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被他折磨了一辈子的老人。路经亳州时,王昌龄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而这其中的原因,在《唐才子传》里只说明“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一个诗名卓著的老人,以类似“莫须有”的缘由命丧刺史刀下,令人惋惜又愤恨。

  这是怎样的一生啊!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别刘谞

唐代 王昌龄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送窦七

唐代 王昌龄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寄穆侍御出幽州

唐代 王昌龄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箜篌引

唐代 王昌龄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
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
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寄陶副使

唐代 王昌龄

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
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大梁途中作

唐代 王昌龄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
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