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吟咏苏州的唯一唐诗,全文30字,一开篇就是浓浓的诗意

王昌龄吟咏苏州的唯一唐诗,全文30字,一开篇就是浓浓的诗意

  我们谈到王昌龄,就会想起他曾经被誉为“七绝圣手”。这个诗人在唐代文学史中确实非常出色,尤其是七言绝句写得相当漂亮。同时这个诗人主要的创作地方还是在边塞,一首首豪情万丈的《出塞》,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昂扬斗志。

  最著名的诗句,当然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image


  今天,当“七绝圣手”不再写七言绝句,当边塞诗人把目光投向了柔媚的江南,写出的诗歌却别有一番滋味。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这首唐诗就是王昌龄的《太湖秋夕》。整首古诗只有30个字,和之前他所写的七言绝句在格式上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从题目当中能够看得到,此时写的是太湖秋天的景色,而且主要欣赏美景的地方,在今天的江苏苏州。

  

image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夜幕拉开却又如此的静谧。太湖之上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上落下一层霜雪。虽然地处江南,但此时也已经有了秋天的气息。不管是湖面上的寒气,还是洞庭山上的霜雪,都有明显的诗歌意味。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这十个字堪称这首唐诗当中最精彩的用笔。此时的诗人就躺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之上,与漫天的月光为伴。小船在水上慢慢移动,一切就像是梦境中一般,甚至分不清自己是在湖上还是在天上。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诗人还似睡非睡,似梦非梦之时,忽然迎面吹过一阵海风,让他一瞬间清醒。同时还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飞过的声音,告诉诗人现在已经是深秋,大雁都已经飞到南方越冬了。

  

image


  整首古诗的画面非常的安静,太湖的秋天有如此的诗意。虽然有霜雪,虽然有寒风,但是诗人所看重的是明月为伴,渔船荡漾。

  虽然王昌龄的七绝唐诗在后世有很高的名气,但是他所写的这一首30个字的诗词同样精美无比。虽然他的诗词多表现出边塞的豪情壮志,但是当目光投向柔媚的江南的时候,笔下依然能够流出温柔的诗情画意来。

  这是王昌龄写苏州太湖景色唯一流传下来的诗歌,今天读来更加觉得这首唐诗的珍贵。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龙标野宴

唐代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上马当山神

唐代 王昌龄

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代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 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寄是正字

唐代 王昌龄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
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一作孟浩然诗]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

唐代 王昌龄

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
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
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
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