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认识王昌龄

认识王昌龄

  王昌龄与王之涣

  以七绝见长的王昌龄,在气象上略逊王之涣,特色是雄劲。尤其被后人称作边塞诗的,全都豪气冲天。列举两首《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在王之涣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

  在王昌龄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

  “大漠风尘日色昏”

  在王之涣是

  “一片孤城万仞山”

  在王昌龄是

  “孤城遥望玉门关”、

  “红旗半卷出辕门”。

  两者在气象上的差异,一目了然。

  再比较彼此最后的结句,更有意思。

  一者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者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已报生擒吐谷浑”。

  在王之涣是孤傲而又无奈的决绝,

  在王昌龄是激昂而又必胜的自信。

  王之涣气度高远,

  王昌龄是气冲云霄

  一者是明心见性的空旷,

  一者是壮志凌云的豪放。

  彼此之间的差异虽然微妙,但天才与人杰,有时也就相差这么一点点。

  

image


  不够空旷的——《出塞》

  王昌龄最出色的边塞诗《出塞》,可算是巔峰之作,但就是抵达不了空旷: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胡马度了阴山又如何呢?真有实力,度不度阴山,胡马都在掌控中。更不用说非得要请出龙城飞将助阵造势。

  李广活着的时候,难封;死了之后,成神。

  雄劲的诗句背后,有时就是这么的搞笑。

  

image


  可爱的王昌龄

  王昌龄的可,全部在他诗词里:

  一面信誓旦旦地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面又会在《闺怨》里体贴如是: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在《芙蓉楼送辛渐》里重友如彼: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还在《采莲曲》快乐如稚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在《送人归江夏》仿佛突然长大了:

  寒江绿水楚云深,

  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

  愁将孤月梦中寻。

  然后在《长信秋词》变得一本正经起来: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image


  翩翩少年

  倘若再加上李白,盛唐最有意趣又最富才气的诗人,当数这三位翩翩少年:

  陇西少年——李白;

  黄河少年——王之涣;

  边塞少年——王昌龄。

  当然不是少年在年龄上,而是少年在诗句诗行里。《芙蓉楼送辛渐》

  

image


  游子在外的一点消息,传到故乡,总是会放大数倍。王昌龄贬官江宁(今南京)丞,在镇江笑蓉楼送别回乡(洛阳)的友人,慎重地请他给父老乡亲带句话:我还是那个大家认识的王昌龄,请各位放心,我没有做对不起家国的事,我的心就像一片冰心放在玉壶中,清白、透明、纯洁。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在安史之乱中被杀。曾有盛唐诗坛“诗家夫子”的称誉,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并推为“品”。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芙蓉楼:遗址在今江苏镇江西北角。辛渐:人名,具体不评

  ②吴、楚:春秋时长江下游属吴,诗中指润州(今江苏镇江市);长江上游属楚,诗中指江北地区。平明:天亮时昨夜寒雨洒江天,诗人陪伴友人(辛渐)来到润州。次日清,远他渡江北上,转赴洛阳。

  ③冰心:比喻心地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更显清白晶莹、纯洁干净,进一步比喻志行品格的高洁。《唐诗宋词解》李劼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人归江夏

唐代 王昌龄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西宫春怨

唐代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唐代 王昌龄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梁苑

唐代 王昌龄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击磐老人

唐代 王昌龄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送朱越

唐代 王昌龄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