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一首诗胸襟恬淡,浮云一别流水十年,百读不厌

韦应物一首诗胸襟恬淡,浮云一别流水十年,百读不厌

  相逢只是刹那,转身即是天涯。朋友之间阔别多年,见面既欣喜激动,也悲怀思旧。也许一句在心里游荡了几十年的话语就想冲口而出,思念之情就像泛滥里的洪水难以阻挡。酒杯轻轻一碰,深情也顺着杯口慢慢流入身体,淹没在茫无头绪的回忆中。

  

image


  觥筹交错,夜色阑珊,因为珍惜短暂的相聚,所以害怕更长时间的离别,于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曾深情地说,“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柳永经历最多的也是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所以韦应物喜会老友,欢笑高歌。因为他懂得,相聚来之不易。

  

image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image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的快乐时光,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虽然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了慰藉,却反而感叹起岁月的蹉跎。

  颔联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这两句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千般沧桑、万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用“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疏可走马。

  

image


  颈联写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不言喜而喜不自禁,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喜悦很短暂,十年的漂泊生涯,人都老了。“萧疏鬓已斑”,漂泊之感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

  尾联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有一首《登楼》诗,“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让诗人流连忘返,诗人一定是想以后退休了就在此地安度晚年。

  

image


  细细品味全诗,作者先概括了当年的交谊,后描写久别重逢的情景,相聚、痛饮和欢笑,细腻地写出了见面时的环境和自己的心思。最出彩的两句是,“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浮云”表示变幻无常,“流水”表示年华易逝,二者都是虚拟的景物,作者却用来表现久别重逢的感伤,可见诗人的功底深厚,简单两个词就让人记忆深刻;同时也刻画生动,省去很多繁琐的描写。

  

image


  韦应物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比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表露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有些诗又很富有神韵,让人读罢感到意犹未尽。比如“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却使读者感到诗人情感上的那种跳荡与反复。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唐代 韦应物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
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良时颇高会,琴酌共开情。

府舍月游

唐代 韦应物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心期与浩景,苍苍殊未收。

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

唐代 韦应物

轺驾一封急,蜀门千岭曛。讵分江转字,但见路缘云。
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无为久留滞,圣主待遗文。

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 其二

唐代 韦应物

官荣多所系,闲居亦愆期。高阁犹相望,青山欲暮时。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

唐代 韦应物

西垣草诏罢,南宫忆上才。月临兰殿出,凉自凤池来。
松桂生丹禁,鸳鹭集云台。托身各有所,相望徒徘徊。

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

唐代 韦应物

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