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有很多作品构思都很精巧,有些利用各种修辞手段,有些化用典故和名句,有些采用点染手法,也有些是利用对比和衬托。所谓对比的手法,就是把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本质特征,从而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比如杜甫的名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再如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下面介绍两首闲谈之作,韦应物与元稹的争锋,言辞朴实,落笔沉重。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生活在中唐年代的诗人,都目睹了大唐的安史之乱,更叹息其国力逐渐地衰退。元稹也感怀深刻,于是即兴赋诗,以小见大地点明了唐朝衰败的原因。这首诗短小精悍,意境深邃,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同时也彰显出了诗人深沉的思考。
作者先点出行宫的空虚冷落,“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但宫中艳丽的花儿,依然在寂寞寥落中开放。诗人选择“寥落、寂寞”两个词,立刻就有世事沧桑之感,加上古今强烈的对比,更暗示着昔盛今衰的变迁。
后两句描写宫女的对话,“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里还幸存着几位满头白发的宫女,她们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时代的轶事。也许这些宫女有幸被唐玄宗召见过,也许在宫中一辈子也没见过皇上的模样。
她们从少女时代进宫,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寂寞和哀怨之中。闲坐谈论,看似悠闲,其实青春消逝、红颜憔悴,多少幽怨埋在心中,又有无数牵挂难以启口。
与村老对饮
唐代:韦应物
鬓眉雪色犹嗜酒,言辞淳朴古人风。
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人,其山水诗景致优美、饶有生意,其田园诗也多反映民间疾苦。诗人暮年时仍在苏州任上,后罢刺史任,闲居苏州永定寺。韦应物喜欢与百姓们聊天,亲切的言谈中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而且也帮助自己决策,并积极调整心情。这首诗就是描写一位少年在一旁聆听两位村老闲谈,并记录了他的思考。
前两句描写老者的精神风貌,“鬓眉雪色犹嗜酒,言辞淳朴古人风。”老者两鬓斑白,但依然身体健壮,每天都能喝上几杯。他们言辞淳朴,似有上古遗风。短短14个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而体健、嗜酒好饮,谈吐不凡、纵贯古今,显示出他们曾经历经磨难,却不改本色。
后两句描写听者的感受,“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两位老人一边对饮,一边回忆天宝未年离乱时的往事。而一旁的少年听见老人们的一番谈话,仿佛身在幻境、又如梦中。这两句非常直白,但“如梦中”三个字,既从侧面描写出两位老者的丰富阅历,也表达了少年对老者的一种尊敬和惊诧的复杂心情。
纵观这两首闲谈之作,言辞朴实,却落笔沉重,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历史的追忆之情。元稹的作品精警动人,也非常含蓄,作者先铺叙宫中的环境,然后通过宫女们的闲谈打动读者。而韦应物的作品更为沉痛,对两位老人的描写也尤显亲切有味。
两位诗人异曲同工,都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第一首是利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第二首采用老者与少年的对比,突出了乱世中百姓们的疾苦。一个是展现宫闱盛衰,一个是纵论百姓苦乐,两位大师级的诗人都构思巧妙,深入浅出的描写,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