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唐朝做官有多穷?刺史韦应物退休没钱回家

唐朝做官有多穷?刺史韦应物退休没钱回家

  

image


  浪子在字典里有四种解释,没有正经工作整天吃喝玩乐的青年;流浪的人;长的帅为人豪爽,女人见了会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男人;风流子弟,整天为了胯下的那根东西而活着的人。

  所谓的浪子回头,就是拥有浪子品质的人因为那样的性格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或是老婆死了儿子没了或者家产败光了,总之浪子忽然发现生活不能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的时候,产生了改变的念头。

  余华有部小说叫《活着》里面的主人公就是浪子回头,他叫富贵,因为喜欢赌博把几代人积攒起来的家产给输光了,他的父亲却没有怪自己的儿子,而是替他还了债全家人搬进了茅草屋,富贵觉得对不起家人开始戒掉赌博安心的做一个农民。

  浪子是应该被原谅的,富贵的老婆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下辈子,还做你的女人。

  公元776年唐代宗大历十一年有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病床上女人睁着眼睛看着面前的那个男人,没有说什么下辈子之类的话,只是面带着笑容悄无声息的去世了。

  这个女人叫元苹,她的男人是与刘禹锡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而这个大诗人却是半路出家。

  

image


  元苹的丈夫叫韦应物,是韦氏家族的一位公子,京兆韦氏在长安城内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父亲叫韦銮在皇宫里当差,工作是画画,擅长山水花鸟,刚好对了唐玄宗的脾胃被皇帝带在身边,所以韦銮一家在当时的朝廷里地位很高。

  讨好了老板,韦銮给儿子在朝廷里找个工作就简单了,韦应物十三岁就成了候补的千牛卫,这是皇家御用的带刀侍卫,身份高收入高,因为年纪小也不用上班领工钱就行。

  过了一年等韦应物十四岁的时候,韦銮就安排儿子进入了太学,也就是古代公立大学最高学府,除了和一堆富家公子吃喝玩乐,每天的工作就是待在皇帝身边,陪唐玄宗玩耍并保护天子的人身安全,韦应物是有一点拳脚功夫的。

  在古代能和皇帝沾上边这个人就会成为潜力股,可以看得见美好的未来,于是在韦应物的身边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圈子,以他为老大伺候韦大人吃喝玩乐为主要任务。

  那些人想的也很清楚,这就是投资,等韦大人发达了还不照顾下曾经的这些兄弟。

  十几岁的韦应物哪懂这些,他觉得自己很牛逼至少比他父亲强,年纪不大却能让比他更强壮的成年人叫他大哥,无数人来等着奉承他,无数人拍他马屁,韦应物飘飘然了。

  拍男人马屁无论他的年纪有多大,一个最保险的方案就是女人,韦应物还没满二十岁,但是发育的早,古代男人十五六岁就结婚了,他这个年纪找几个女人很正常,只是得到的太容易就有点过了。

  刚开始女人都是送上门的,玩久了觉得烟花气太重,女人不矜持对男人的吸引力就下降了,主动的不要那就玩不主动的。

  抢女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属于违法,难道没人管吗,事实上有抓过但没几天就放了,韦应物的父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把他当成了宝,宝贝疙瘩进了监狱当父母的怎么可能坐视不管,还是会托关系把人救出来。

  

image


  进了几次监狱之后韦应物开始收敛了,父母肯定很高兴,儿子终于懂事了,实际上呢,韦应物迷恋了另一项活动,结交江湖人物。

  监狱里都是大哥,韦应物崇拜这些大佬,自己也想试试当大哥的感觉,把江湖大哥请回了家。

  你不是牛吗,我比你更牛,你不是敢杀人吗,我能把你救出来。

  能继续享受人生大哥开心,能得到大哥们的崇拜韦应物也开心,但是这样开心的日子没有太久。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潼关,唐玄宗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偷跑出了长安,发现皇帝不见了的那一刻百官富豪拖家带口紧急撤离都城,韦应物和家人也是连夜启程赶路。

  一路上听到的是安禄山军队杀人放火甚至吃人肉的传闻,韦氏家族完全慌不择路,除了恐惧更可怕的是粮食没有了,当初跑的太匆忙身边带的只有值钱的金货银货,粮食谁也不会储备的太多。

  食色性也,人饿的时候会杀人,会干一切当初认为绝对不可能做的事,电影1942里富家小姐为了有口饭吃甘愿去卖身,当饿得百抓挠心韦应物才发现曾经自认为很牛的自己,在绝境面前什么都做不了。

  几个月后韦应物在陕西老家结婚了,媳妇就是上面讲到的元苹,也算门当户对,姓元再推几代就是拓跋家族进入中原后改的姓氏,只是这场婚礼不可能有多奢华,简简单单没有香槟没有蜡烛。

  这一年韦应物19岁,元苹16岁。

  婚后的韦应物在深山的小村庄里度过了平淡清贫的三年时光,在这三年里韦应物迎来了三个儿子,可惜只有老三幸运的活了下来,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医疗条件落后,韦应物没有留住儿子,媳妇也落下了病根。

  现实是残酷的,溺爱自己的父亲母亲一个个的去世,加上儿子的遭遇,使韦应物终于有了变化,世上还有一个女人和孩子等着他来养活。

  公元759年郭子仪打败安庆绪夺回了长安,同一年韦应物从山里出来请求进入太学重新学习,这一年韦应物22岁。

  成名要乘早,韦应物有过辉煌的过去,皇帝的信任百姓的崇拜,调戏过妇女登过大牢,也有过悲惨的往事,逃难亲人去世,22岁的年纪却经历了别人一生都没有的经历,正因为这些,韦应物有了强烈地表达的冲动,文字成了他抒发情感的工具。

  

image


  会写诗就是文化人了,但还是要吃饭,所以韦应物需要去考公务员。

  离开父母的支撑,韦应物当的第一个官还不错是洛阳丞。

  当一个人痛改前非也就意味着希望告别过去,喜欢独处的韦应物在官场上没有朋友,洛阳丞没做满一年被贬去做了兵曹,在军营韦应物碰到了曾经认识的江湖人物,再次因为与他们的不和被罢官,回长安等待新工作。

  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两地跑,韦应物凭借自己的力量养活了老婆和孩子,但是公元776年韦应物的媳妇元苹因为老毛病发作还是去世了。

  唐肃宗之后的官场,官员调动频繁,韦应物的每个任职都不满两年,任期结束回到长安挂单等待新工作。

  从776年到789年这13年的时光,韦应物去过安徽去过江西,在中原待过也去过南方,当过刺史做过县令也在中央上过班,从七品升到了三品。

  韦应物的职业生涯在妻子死后,进入唐德宗的年代,在经历了泾原兵变、奉天之难后,对于朝廷官员唐德宗是不信任的,韦应物也常常觉得怀才不遇,而且因为战争的原因,文职人员的薪水少的可怜,堂堂苏州刺史连回长安的路费也出不起。

  在公元790年担任苏州刺史退休后想回长安继续挂单,摸摸口袋发现没钱了回不了长安,从刺史府搬出来没钱住酒店只能在苏州城外的永定寺待了几个晚上,第二年诗人韦应物原苏州刺史韦应物被发现死在了苏州城内。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

唐代 韦应物

晓漏戒中禁,清香肃朝衣。一门双掌诰,伯侍仲言归。
亭高性情旷,职密交游稀。赋诗乐无事,解带偃南扉。
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幽禽响未转,东原绿犹微。
名虽列仙爵,心已遣尘机。即事同岩隐,圣渥良难违。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唐代 韦应物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寒食后北楼作

唐代 韦应物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送豆卢策秀才

唐代 韦应物

岁交冰未泮,地卑海气昏。子有京师游,始发吴阊门。
新黄有远林,微绿生陈根。诗人感时节,行道当忧烦。
古来濩落者,俱不事田园。文如金石韵,岂乏知音言。
方辞郡斋榻,为酌离亭樽。无为倦羁旅,一去高飞翻。

答畅校书当

唐代 韦应物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
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
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
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
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唐代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