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这是唐代田园诗人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夫人元苹墓志》。书于大历十一年(776),青石质,42×44.5㎝,楷书,27行,满行27字,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志文言简意赅、清晰明了,饱含深切怀念之情,读后使人动容。
墓志是古代墓葬发掘中较多见的遗物,通常用于记述墓主生平及表达亲友对逝者的赞颂及悼念之情。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
释文:
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 朝请郎前京兆府功曹参军韦应物撰并书
有唐京兆韦氏,曾祖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扶阳郡开国公讳待价,祖银青光禄大夫、梁州都督、袭扶阳公讳令仪,父宣州司法参军讳銮,乃生小子前京兆府功曹参军曰应物。娶河南元氏夫人讳苹,字佛力,魏昭成皇帝之后,有尚舍奉御延祚,祚生简州别驾、赠太子宾客平叔,叔生尚书吏部员外郎挹。夫人吏部之长女。动之礼则,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於奉亲。尝修理内事之馀,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始以开元庚辰岁三月四日诞於相之内黄,次以天宝丙申八月廿二日配我于京兆之昭应,中以大历丙辰九月廿日癸时疾终于功曹东厅内院之官舍,永以即岁十一月五日祖载终于太平坊之假第,明日庚申巽时窆于万年县义善乡少陵原先茔外东之直南三百六十余步。先人有训:缯绮铜漆,一不入圹,送以瓦器数口。乌呼!自我为匹,殆周二纪,容德斯整,燕言莫违。昧然其安,忽焉祸至,方将携手以偕老,不知中路之云诀。相视之际,奄无一言。
母尝居远,永绝□恨,遗稚绕席,顾不得留。况长未适人,幼方索乳。又可悲者,有小女年始五岁,以其惠淑,偏所恩爱,尝手教书札,口授《千文》。见余哀泣,亦复涕咽。试问知有所失,益不能胜。天乎忍此,夺去如弃。余年过强仕,晚而易伤。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日月行迈,云及大葬,虽百世之后,同归其穴,而先往之痛,玄泉一闭。一男两女,男生数月,名之玉斧,抱以主丧。乌呼哀哉!景行可纪,容止在目,瞥见炯逝,信如电喻。故知本无而生,中妄有情,今复归本,我何以惊。乃志而铭曰: 夫人懿皇魏之垂裔兮,粲华星之亭亭。率令德以归我兮,婉洁丰乎淑贞。时冉冉兮欢遽毕,我无良兮钟我室。生于庚兮殁于丙,岁俱辰兮寿非永。懵不知兮中忽乖,母远女幼兮男在怀。不得久留兮与世辞,路经本家兮车迟迟。少陵原上兮霜断肌,晨起践之兮送长归。释空庄梦兮心所知,百年同穴兮当何悲。
韦应物(737-791),中唐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文风清新质朴,闲淡高远,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是京兆万年(属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唐代最显赫的韦氏家族,当年首都长安就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谣,意思是韦姓和杜姓这两个世家豪门,离皇室很近,影响力很大。唐代世家大族通婚,重门第族望,韦应物高祖韦挺是差点成为太子的李建成身边的人,历任尚书右丞、刑部尚书、黄门侍郎、拜御史大夫,曾祖韦待价,为武后时宰相,父亲韦銮据考证在当时是一位善画花鸟、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可以看出韦应物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名门望族,出身如此显赫的他在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生活豪横放浪。根据他的诗《逢杨开府》:“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曾经那样地放浪形骸,曾经那样地飞扬跋扈。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作为禁卫军,估计他也是近距离目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恩爱之人吧。20岁时在天宝十五年(756年)娶了16岁的北魏皇室后裔元苹,20岁时渔阳的战鼓声也惊破了长安城的霓裳羽衣,也惊吓了他和元苹姑娘的洞房春宵。韦应物失去官职,从富贵的巅峰跌入了人生低谷,他从大唐迷梦中彻底惊醒了,他立志读书。史载,韦应物常“焚香扫地而坐”。妻子元苹,父祖都是中级官员,出身仕宦家庭的她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动之礼则,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於奉亲。尝修理内事之馀,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对女儿“尝手教书札,口授《千文》”。在韦应物的眼里,他的妻子温柔、孝顺、贤惠,饱读诗书......
一个出身于豪门世家的大家闺秀,在他人生的低谷,用温柔贤惠所营造的温馨的家庭生活,使放荡不羁的韦应物收敛身心,挺过那一段困苦迷茫的岁月,由裘马轻狂的皇帝侍卫转变为忧国忧民的官吏和品性高洁的田园诗人,不能不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他此时尚年轻,又本聪颖,且有书香门第的加持,一旦钻入书中,便毫无悬念地成绩斐然,后中进士,为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夫妇一起熬过了安史之乱、贬官、罢任的种种坎坷,本以为人生会苦尽甘来,白首同归,然而天意弄人,大历十一年(776年)九月,年仅36岁的元苹病逝于韦应物供职的京兆府功曹官舍,举行葬礼是在长安城含光门外太平坊韦应物临时租借的房子,葬于万年县义善乡少陵原(今长安区少陵原)先茔外东之直南三百六十余步。元苹与生活的20年终“结发二十载,敬宾如始来”。夫妻相濡以沫,伉俪情深,但韦应物这段时光仕途波折,薪水微薄,生活困窘,可以想见元苹操持家务的辛劳与伤神,应该少有富贵安闲的享受。在韦应物存世诗集《韦苏州诗集》中有19首是怀念亡妻的悼亡诗:“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凄凄动幽幔,寂寂惊寒吹。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读来催人泪下。 此碑2007年出土于长安区,也让后人第一次看到了韦应物的书法。楷法严谨端秀,典雅质朴,绝不逊于唐代诸位书法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