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诗人幽默起来,真是天才段子手,四首诗篡改经典,笑到胃疼

诗人幽默起来,真是天才段子手,四首诗篡改经典,笑到胃疼

  

  诗词也可以很幽默。

  古人写诗有个癖好,就是修改古人经典,只改寥寥数字,境界就大不相同。爱情诗可以改为讽刺诗,隐逸诗可改为幽默诗,恬淡的作品也可以修改成心酸的作品。

  今天,王和尚就拈出四首篡改古人经典的作品,来一起体会下古人的幽默,发现诗词的乐趣。

  01:爱情诗篡改为讽刺诗,幽默中含有愤怒

  唐代诗人崔护有一首很经典的爱情诗《题都城南庄》,

  全诗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主要写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一年前曾在南庄偶遇一个妙龄女子,人面桃花,温柔缱绻。但是时过境迁,一年后故地重游,女子已经不再,唯有桃花依旧盛开。对比之下,更体现出作者怅惘失落的心情,因此成为名篇,流传甚广。

  但是,这样一首深情动人的爱情诗,却“惨遭”清朝人的“毒手”,被改成下面这个样子。

  嘲糟团

  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

  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这首诗写于清朝顺治年间,作者已不可考。诗中巧妙地把清官和糊涂官对比入诗。“铁面”是指不畏权贵,铁面无私的清官;而“糟团”是指沉醉酒色的糊涂官,即酒糟团。清官与糊涂官虽然都出入公门,但是表现却大不相同。

  如今清官越来越少,而糊涂平庸的糊涂官却比比皆是,整日纸醉金迷,花天酒地。这首诗赞扬并且呼唤清官,对昏官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幽默是其表,而内涵却充满深沉的无奈,对比之下,也让人在笑声中发出一声叹息。

  


  02:柳宗元恬淡高妙的隐士诗,变成毒辣讽刺诗

  公元806年,唐朝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从天堂坠入地狱,无论在政治上和身心上都遭受着沉重的打击。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他寄情山水,留恋湖光山色。《渔翁》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恬淡如画,色彩明丽,借描写悠然自得的渔翁来表达内心的沉静潇洒。渔翁独自驾船在水中穿行, 四周一片翠绿,看到水流澎湃,白云相逐,显得既孤独又潇洒,飘逸中含有看破一切的淡然。难怪苏轼认为此诗有奇趣。

  


  但是,这样一首潇洒飘逸的诗,在古人手里也可以改得幽默风趣。《古今滑稽诗话》记载:有个姓崔的富翁,平生最好美色与鸦片,虽然姬妾众多,但是他仍不满足。忽然有一天,他的一个美妾与人私奔,崔翁大怒。有好事者,就写一首诗来讽刺他。

  嘲崔翁

  崔翁夜傍姬房宿,饱吸清香吹短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呵呀一声帽子绿。

  这首诗的作者虽不可考,但是诗却辛辣有趣。崔翁每夜都在娇妻美妾的房中安歇,却不能尽为夫之道,每日抱着烟枪吞云吐雾。等到他过足了烟瘾,烟消日出之时,才发现爱妾已经与人私奔了。所以说“呵呀一声帽子绿”。

  


  这首诗很有漫画色彩,将崔翁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显得既可鄙又可笑,特别是“呵呀一声”将他如梦方醒的愤怒刻画得细致真切,让人忍俊不禁,足可喷饭。

  不知道柳宗元泉下有知,看到这首诗会做如何感想,想来也会开怀大笑吧……

  03:韦应物经典绝句,被改写成穷酸幽默诗

  唐德宗建中二年,唐朝诗人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雅好山水的他经常在郊外散步,风景如画的滁州西涧更是他经常光顾之处。西涧芳草萋萋,景色清幽,触动了韦应物的诗兴,他就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点染如画,意境幽深。虽然景色动人,但却隐含作者内心的不平。此地荒草丛生,唯有作者“独怜”,其中的孤独不言而喻。“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更是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压抑,无人欣赏,无人怜惜,唯有像孤舟一样自生自灭。可见,这首诗内含怀才不遇的不平和不在其位,不得重用的无奈。

  因此,这首诗越读越有味道,值得细细品赏,才能从中窥见作者内心的波澜。

  而在穷酸文人笔下,这首诗也可以改得风趣幽默,充满了无奈的自嘲。

  


  下面请看:

  薄粥诗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风吹动浪千层。

  有时一粒浮汤面,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极尽夸张之能事,来描写稀粥之“稀”。一碗稀粥沉在碗底,稀薄如水,鼻子的呼吸就能吹起波纹。而“千层”夸张写波纹之多,突出了粥的稀薄。从中也反映出喝粥人小心翼翼,视若珍宝的谨慎之情。

  下一联更妙。粥虽然清汤寡水,但是难免也会有一颗米粒浮在汤面,这粒米在“广阔”的碗中自有漂浮,驱驰千里无人阻挡,好像无人驾驭的小船一样,自顾自地漂动着。这一联还是以夸张手法写出粥的稀薄,饭粒稀少。

  全诗洋溢着荒诞幽默的情趣,以大写小,形象生动,故而显得风趣好玩。

  


  诗人如此夸张写粥的稀薄,想来也是个穷酸文人的自我解嘲吧。

  04:含蓄优雅的闺房诗,变成悍妇的画像

  唐朝宝历年间,诗人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考试之前他写了一首诗赠给著名诗人、水部郎中张籍,希望他能向主考官引荐自己。这首诗写得含蓄新颖,视角独特,故而在《全唐诗》中独树一帜。

  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在诗中,朱庆馀自比出嫁的新媳妇,将张籍比作新郎,而主考官就是诗中的“舅姑”。新媳妇第二天要拜见公婆,内心紧张不安,唯恐有丝毫错漏。故而她彻夜开始梳妆,打扮完毕,还悄悄地问夫婿,自己画的眉毛是否符合当时流行的标准。

  


  其实,作者借“画眉深浅”来比喻自己的诗文是否合适。如此写来,既显得新颖,又含蓄地表达出自己渴望引荐与点拨的要求,让人难以推却。可见,朱庆馀此时既紧张又兴奋,并且聪明机巧,别出心裁。

  近代徐枕亚先生很喜欢这首诗,就动笔做了修改,变成一首风趣幽默的“悍妇”诗。

  咏悍妇

  洞房昨夜翻红烛,待晓堂前骂舅姑。

  妆罢高声问夫婿,须眉豪气几时无?

  这首诗简直是一幅漫画,与朱庆馀的诗对看才有趣。朱笔下的新妇温婉聪慧,而沈笔下的新妇却蛮横泼辣。洞房花烛之夜就打翻了红烛,天刚亮就高声喝骂公婆。

  早上起来梳妆打扮,,一个“高”字写出旁若无人,气势凌人的骄傲姿态,看到丈夫唯唯诺诺,忍不住问他:你的豪气都哪里去了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

唐代 韦应物

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
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
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

虞获子鹿

唐代 韦应物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晚登郡阁

唐代 韦应物

怅然高阁望,已掩东城关。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东郊

唐代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野次听元昌奏横吹

唐代 韦应物

立马莲塘吹横笛,微风动柳生水波。
北人听罢泪将落,南朝曲中怨更多。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唐代 韦应物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
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