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很有名的一首诗,仅颔联两句,便被后代不少名家引用

贾岛很有名的一首诗,仅颔联两句,便被后代不少名家引用

  贾岛,字阆仙,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贾岛又与孟郊又同为古代诗歌史中的“苦吟诗人”,所不同的是,孟郊以五古著称,贾岛则以五律见长。我们所熟悉的“推敲”典故,便源自于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门”。但似乎对于贾岛诗的了解,也被局限在了这首诗中。其实贾岛还有不少佳作,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忆江上吴处士》是贾岛很有名的一首五言律诗。吴处士是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认识的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去了福建一带,贾岛很是思念,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回忆当时他送别吴处士时的情景。场景、天气、环境等的回忆,不仅烘托出了离别的伤感情绪,也表达了贾岛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其中颔联两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更是被后代不少名家引用。譬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等,都是化用贾岛的这两句诗而成。可见贾岛这首诗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历来饱受赞誉。

  


  《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首联“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意思是说,自从你扬帆起航去了福建,已经是数次月亮缺了又圆。蟾蜍,即癞蛤蟆。神话传说中月亮里有蟾蜍,所以这里它指代月亮。从其意思来看,我们可以得知贾岛与朋友吴处士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在交通和通讯都极其不便的古代,贾岛内心的思念可想而知。

  


  颔联“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所描写的是贾岛自己现在居住的环境。即现在我所在的长安已经是深秋时节,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城里落叶遍地。言外之意,便是说贾岛当初在渭水送别朋友时,还未有秋风,还不是现在这样的一派萧瑟。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这里笼罩贾岛的便是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里的“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唐代送客出发的地方。可见贾岛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心情,是何等的凄冷。另外,贾岛突出渭水、长安地名,是为了和前面的闽国相呼应,无形中它道出了两地距离的遥远,加深了思念之情的深厚。除此之外,它还自然而然令人会想吴处士所在的福建,如今是怎么的环境?他是否也在思念着贾岛?

  


  颈联“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贾岛便开始了对当时送别情景的回忆,意思是说,我还记得当时送别宴会的夜晚,那雷雨交加的天气,真是让人生寒。结合吴处士是乘船去的福建,这里天气的恶劣,无疑还表露了诗人对其的担忧。“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也远在那海云边。距离的遥远,消息的阻塞,让思念变得极其厚重饱满。

  综观贾岛的这首诗,无疑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作。仅“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我们便可以看出诗人对吴处士的深深思念之情。难怪《诗源辨体》说它为古今胜语。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颂德上贾常侍

唐代 贾岛

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夏雷。高节羽书期独传,
分激绛郡滞长材。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母来。
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朵颐开。

阮籍啸台

唐代 贾岛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

送厉宗上人

唐代 贾岛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寄令狐绹相公

唐代 贾岛

驴骏胜羸马,东川路匪赊。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
澄彻霜江水,分明露石沙。话言声及政,栈阁谷离斜。
自著衣偏暖,谁忧雪六花。裹裳留阔襆,防患与通茶。
山馆中宵起,星河残月华。双僮前日雇,数口向天涯。
良乐知骐骥,张雷验镆铘。谦光贤将相,别纸圣龙蛇。
岂有斯言玷,应无白璧瑕。不妨圆魄里,人亦指虾蟆。

雨夜寄马戴

唐代 贾岛

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今夕曲江雨,寒催朔北风。
乡书沧海绝,隐路翠微通。寂寂相思际,孤釭残漏中。

寄白阁默公

唐代 贾岛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