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做个大唐诗坛工匠也挺好

贾岛—做个大唐诗坛工匠也挺好

  

image


  论天赋,诗仙李白也许是他的天花板。

  论勤奋,白居易的3000多首诗,他拍马也追不上。

  论才艺,王维足够他羡慕一辈子。

  无论怎么看他都与勤奋、天赋、才艺不沾边,可他依旧在唐诗这本璀璨的课本上占了一席之地,并且留下了不少佳作。

  如果说,李白靠的是酒与无与伦比的才气,白居易靠的是勤奋与口碑,王维是才艺与精致,那么他靠的就是刻苦与努力。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种成语叫笨鸟先飞的话,那么在大唐他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靠着出色的努力与刻苦,他弥补了其天分之不足,在牛人多如毛的大唐里脱颖而出,成功的入选了大唐的名人堂。

  他就是贾岛。

  这个名字并不算出名,但他留下的名句却让人念念不忘。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些句子,即便是过了千百年,依旧是我们最爱的鸡汤。

  这些鸡汤,我们捧起书本,读起来很顺口,很温和,很有感悟,那是因为这些字眼,经过诗人的手,反复吟哦,甚至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出来的精华。

  这样的诗人并不多,大唐也就两三个,而贾岛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我写古人,和所有武侠小说一样,从童年开始。

  因为哪里才是一个名人一生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性格的形成,人生的道路抉择都在童年。

  所以,一切照旧,咱们先看。

  贾岛,范阳人,这个户口在中唐后的遭遇可想而知。

  这里曾是安禄山的老巢,一场安史之乱,彻底将大唐从巅峰拉向了深渊再也没恢复过。

  无论是大唐百姓还是大唐官员,对范阳户口或多或少带着几分恨意。

  这份恨意宛如一把无形剑来地悄无声息,让人无时无刻不关注它的影响力。

  因为这个关系,范阳一直处于半隔绝状态,作为本地户口之一的贾岛,几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就连精益求精的历史也不曾将目光投向这个地方,留下的字眼少得可怜——贾岛,字阆仙,范阳人也。

  唯一知道的是他出生寒门,少年时代是爱哭,还是爱打架几乎一无所知。

  只知道,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主业——读书考科举。

  

image


  30岁之前,参加过几次高考都没考上,这个年纪放到现在,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可惜贾岛什么也没有,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似乎就是几首小诗。

  在写诗没有稿费的时代,文字并不能改善他的生活。

  许多时候,他连低保都吃不上。

  不得已,只能做了和尚。

  按说做了和尚应该断绝七情六欲,彻彻底底做一个我佛慈悲的好和尚,偏偏贾岛没这个意思。

  对花花世界的向往,让他从内心深处并不喜欢禅房的寂静,他显得十分的不合群。

  总是在角落里独自摆弄自己的几盆盆栽,几页破书,别人来说,他顿时不高兴。

  这种为了生活而生活的禅院生活,养成了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唯一喜欢做的事只有一件。

  读书、喝茶、写诗。

  生活颇为小资。

  碰上阳光好的日子,他就是骑着毛驴上街了,和大唐上下流行白居易、元稹轻浅的文风不同,贾岛独自追求诗的变化和冷僻,为了能在诗歌上有独特的成就。

  他的每一首诗似乎都仿佛吟哦诵读,大到每一个句子,小到每一个词都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推敲”才落笔。

  这种苦行僧的写诗,最需要的是专注力。

  因此,他常常忘记了看红绿灯,交通事故也伴随左右。

  一年碰上个两三次实在太过正常,唯有值得庆幸的是,他总能全身而退。

  所有的交通事故当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与大文豪的碰瓷事件。

  时间没怎么具体,出场人物,韩愈、贾岛。

  事情的经过很富有戏剧性,堪称最佳碰瓷场面。

  说是这天,贾岛骑着驴子去寻一个朋友喝酒,由于不看路标,一直到了晚上才找到朋友的家。

  此时夜色已深,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

  这样的景色,这样的画面,从来都是诗人写作素材。

  贾岛也不例外,惊喜的写了一首诗。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要说诗写完了也就算了,可我们的贾同学有个毛病,那就是自己的诗不读个千百遍,就不让编辑发表。

  为此,第二天一早,贾同学又将昨夜的诗拿出读了几遍。

  边走边读这种模式,越读越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更恰当些。

  为了更形象,贾同学还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市区的红绿灯多余牛毛,50米的距离差不多就有一道。

  贾同学浑然不觉,一直低着头往前走。

  不巧,碰上在京城做官的韩愈红旗轿车,双方就此发生了刮擦。

  韩愈问贾同学怎么不按交通规则驾车,贾同学一脸无辜的将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还解释了缘由。

  韩愈是文学大家,多少年没碰上这么有趣的同行。

  

image


  当下就定下了调子,敲字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没有闩,也不能鲁莽撞门,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

  至此,这诗就此定了。

  但韩愈忘了一点,他是文学大家,又是国家干部,有他参与的这件交通事故一下子就上了新闻头条。

  这条新闻经过朋友圈各种传播,一夜之间占领了各种文化排行榜。

  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贾同学,一跃成为文化明星。

  事实证明,贾同学的开挂人生就此开启。

  以至于很多人在羡慕的嫉妒之余,都要说一句,贾同学这是故意的,目的就是借韩愈出名。

  这当然不是真实的贾岛。

  但不否认的是韩愈的帮助对贾岛很有用。

  这位文坛大咖非但澄清了这次交通事件的前因后果,还专门定作一首诗《赠贾岛》进行推介: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这首诗里,韩愈高度评价了贾岛的才学,甚至将他提到了与大唐最当红的文化明星孟郊同等的地位。

  有韩愈大力推荐,媒体大肆宣扬,贾同学彻底的红了。

  先前一直苦苦考不上的科举,竟也一下子考上了。

  辉煌似乎就在造就。

  就连贾同学也觉得自己人生该走上巅峰了,甚至许多报纸都开始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对他设置专栏,将他这些年写的诗整合出版。

  就连出版的书名都写好了《推敲》。

  

image


  但这份辉煌如同灿烂的流星,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

  至长庆四年(824年),一直资助他的韩愈病逝。

  这位文坛大咖的去世,意味着他最后的靠山也就此失去。

  此时他大学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许多事,宁愿没有得到过,也不要得到了以后再失去,没有品尝过那份苦楚,再苦也就不是苦了。

  可偏偏,这份苦让他品尝了。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所有的过程只有一个字——苦。

  这份凄苦一直持续到他垂老之年,都不曾忘记。

  公元837年,他出任长江县主簿。

  和当和尚时一样,他只是把做官当成了谋生的资本,主业依旧是写诗。

  在长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树,史书不载。唐人苏绛在他的《贾司仓墓志铭》称赞贾岛“三年在任,卷不释手”。

  这种不问正业的个性,自然得不到升迁,就为官而言,他绝对是失败的。

  但与诗而言,无疑是成功的。

  往年那些不为人知的好句子一夜之间成为了各大网友签名。

  什么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都成了大唐最火热的流行语句。

  不光如此,一直独来独往的他,竟也收获了一大批的粉丝,晚唐李洞、南唐孙晟、北宋潘阆等人皆在一夜之间成了他的小迷弟。

  那种对诗铸字炼句的工匠精神赢得了不少人敬重。

  他开始多了一个“诗奴”的名号。

  甚至,有人将他与好友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意思他的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在大唐算是独树一帜。

  诗奴也好,郊寒岛瘦也罢,他全部在意,他依旧在专注自己的诗。

  他的一生生活贫困,仕途短暂,与人生而言他是失败的,可在诗歌上,他无疑是成功的。

  人生并不长,能对诗歌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诗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也能长久。

  作为大唐唯一的诗坛工匠,此生由此成就,够了!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寻人不遇

唐代 贾岛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

唐代 贾岛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友人婚杨氏催妆

唐代 贾岛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重与彭兵曹

唐代 贾岛

故人在城里,休寄海边书。渐去老不远,别来情岂疏。
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每有平戎计,官家别敕除。

寄宋州田中丞

唐代 贾岛

古郡近南徐,关河万里馀。相思深夜后,未答去秋书。
自别知音少,难忘识面初。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送僧归太白山

唐代 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