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一吟泪双流

贾岛:一吟泪双流


image


  从某种意义上讲,唐诗的繁盛铸就了大唐的繁盛。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大唐留存下来最宝贵的财富的就是唐诗。

  翻阅唐朝的诗歌史,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位诗人都有一个纯粹的灵魂,都散发着尊贵的光芒;每一句唐诗都是一颗璀璨的珍珠,都浸润着灵魂的光泽。每一次品读,都会在诗句里看到诗人的背影;每一遍吟诵,都会在诗句里被诗人的气息熏染。

  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贾岛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贾岛出生时,杜甫已经去世九年了,两个生活在不同时段的人,写下的诗句却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岁月的潮水淹没不了杜甫的惊人之句,历史的风烟吹不散贾岛的不朽之语。

  当我们吟诵着“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怆然满怀,当我们抄写“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而泪流满面,才会真正明白:“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

  

image


  “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的贾岛留给我们的除了一些诗句,还有一些佳话。最值得一提的佳话,就是“推敲”之事,然而“推敲”之事却经不起真正的推敲。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公元779年,贾岛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长大后,父母不在了,愈发穷困。百无一用是书生,他边自己都养不活,只好在法善寺出家做和尚,法号无本。

  据《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记载: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流连论诗,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那头瘦驴误闯误撞,让贾岛得到了一个位高权重的的知音,得到了一位文坛大佬的提携。

  据考证,贾岛19岁云游,识孟郊;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长庆四年(824年)十二月二日,病逝于家中。

  据此看来,“推敲”一事存在着一些虚构的成分。即便如此,这段佳话依然被后人津津乐道,彰显的是后人对这份交情的推崇和尊奉,人们推崇的是文人之间的相怜相惜,尊奉的是文人之间的纯粹纯净。

  一段似真非真的诗坛佳话,为诗歌史增添了些许亮光和暖意,千百年来,一直照耀着、温暖着文人的心怀,这是诗坛的幸事,也是诗人的幸事。

  

image


  贾岛的一生,是凄然的一生。“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忍饥挨饿的冬日,贾岛推开柴门,希望能见到温暖的太阳,可是天降大雪,他只好闭门枯坐,西床上的那张古琴,竟然冻断了几根弦线。贾岛的一生,是哀伤的一生。“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他在绝望中慨然长叹:今生今世已经没有成就大事的希望,离家日久,不知不觉已成老人。

  贾岛的一生,是愁苦的一生。“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病体难愈,无人相问,唯有野鸟频频轻啄枯木,让浮生的况味变得更加苍凉。贾岛的一生,是虔诚的一生。他是诗歌的奴仆,把一生的光阴都交给了诗歌,将一生的苦痛凝固成了一行行诗句。《唐才子传》说,每至除夕之夜,贾岛必定要把这一年所写的诗歌放在供案上,焚香而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然后痛饮长谣而罢。

  贾岛在凄然、哀伤和愁苦中过完了一生,在炼意、炼字的苦吟之中过完了一生。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在诗坛上赢得了不朽的诗名,这便是对一个诗人最好的安慰,这才是对一颗诗心最好的褒奖。

  

image


  倘若误入尘网之中,穷尽一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归途。贾岛便是其中的一个。

  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元和五年(810年),贾岛得韩愈赏识而还俗,在科举之路中屡试而不中,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去世,浪迹尘世,空耗了三十余年。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贾岛曾与他的堂弟无可上人订下了“烟霞之约”,却没能去践行约定,没有再次遁入空门,在山水之中清修。

  贾岛临死的时候,一点积蓄都没有,所有的遗产就是一头病驴,另外加上一把破旧的古琴。残阳斜照,暮霭沉沉,他身背古琴,骑着瘦驴,遁入秋山,遁入苍茫之中,他的躯体在幽林之下化作清泉,他的魂灵蒸腾成了一团烟霞。

  贾岛说:“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一千年来,贾岛有着太多的仰慕者,也有着太多的追随者,这些仰慕者和追随者就是贾岛跨越时空的知音。

  千年之后,我在唐朝的月光里追寻贾岛的足迹,发觉他那瘦弱的身影已化作一脉清奇的峰峦。耳边山风如泣,那是从《全唐诗》里流泻出来的一声声唏嘘;谷中松涛如诉,那是从淡墨里飘散出来的一句句怅叹。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寻石瓮寺上方

唐代 贾岛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
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题岸上人郡内闲居

唐代 贾岛

静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
金玉开四句,秕糠轻九流。炉烟上乔木,钟磬下危楼。
手种一株松,贞心与师俦。

病起

唐代 贾岛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

题李凝幽居

唐代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荒斋

唐代 贾岛

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
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

题韦云叟草堂

唐代 贾岛

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
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