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让感情与思想都睡去

贾岛:让感情与思想都睡去

  摘自闻一多《唐诗杂论》,与其说闻一多是在论诗,不如说是论人、社会文化、哲学。

  不闻不问

  这像是元和长庆间诗坛动态中的三个较有力的新趋势。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插科打诨”和韩愈的洪亮的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纛下,用律动的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同时远远的,在古老的禅房或一个小县的廨署里,贾岛、姚合领着一群青年人做诗,为各人自己的出路,也为着癖好,做一种阴黯情调的五言律诗(阴黯由于癖好,五律为着出路)。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

  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

  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

  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孟郊《感怀》

  老年中年人忙着挽救人心,改良社会,青年人反不闻不问,只顾躲在幽静的角落里做诗,这现象现在看来不免新奇,其实正是旧中国传统社会制度下的正常状态。不像前两种人,或已“成名”,或已通籍,在权位上有说话做事的机会和责任,这般没功名、没宦籍的青年人,在地位上职业上可说尚在“未成年”时期,种种对国家社会的崇高责任是落不到他们肩上的。越俎代庖的行为是情势所不许的。所以恐怕谁也没想到那头上来。有抱负也好,没有也好,一个读书人生在那时代,总得做诗。做诗才有希望爬过第一层进身的阶梯。诗做到合乎某种程式,如其时运也凑巧,果然,果然溷得一“第”,到那时,至少在理论上你才算在社会中“成年”了,才有说话做事的资格。否则万一你做的诗做的不及或超过了程式的严限,或诗无问题而时运不济,那你只好做一辈子的诗,为责任做诗以自课,为情绪做诗以自遣。贾岛便是这古怪制度之下被牺牲,也被玉成了的一个。

  似乎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和经历。

  儒生与释子

  我们若承认一个人前半辈子的蒲团生涯,不能因一旦返俗,便与他后半辈子完全无关,则现在的贾岛,形貌上虽然是个儒生,骨子里恐怕还有个释子在。所以一切属于人生背面的、消极的、与常情背道而驰的趣味,都可溯源到早年在禅房中的教育背景。他目前那个时代——一个走上了末路的荒凉、寂寞、空虚,一切罩在一层铅灰色调中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与他早年记忆中的情调是调和,甚至一致的。惟其这时代的一般情调。基于他早年的经验,可说是先天的与他不但面熟,而且知心,所以他对于时代,不至如孟郊那样愤恨,或白居易那样悲伤。反之,他却能立于一种超然地位,藉此温寻他的记忆,端详它,摩挲它,仿佛一件失而复得的什物件。早年的经验使他在那荒凉得几乎狰狞的“时代相”前面,不变色,也不伤心,只感着一种亲切、融洽而已。于是他爱静、爱瘦、爱冷,也爱这些情调的象征——鹤、石、冰雪。黄昏与秋是传统诗人的时间与季候,但他爱深夜过于黄昏,爱冬过于秋。他甚至爱贫、病、丑和恐怖。

  也不能说他爱这些东西。如果是爱,那便太执着而邻于病态了(由于早年禅院的教育,不执著的道理应该他早已懂透了的)。他只觉得与它们臭味相投罢了。更说不上好奇。他实在因为那些东西太不奇,太平易近人,才觉得它们“可人”,而喜欢常常注视它们。

  休息与崇拜

  ……以上这些趣味,诚然过去的诗人也偶尔触及到,却没有如今这样大量的、彻底的被发掘过,花样、层次也没有这样丰富。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他给当时人的,是如何深刻的一个刺激。不,不是刺激,是一种酣畅的满足。初唐的华贵,盛唐的壮丽,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腻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种幻灭感,他们需要一点清凉,甚至一点酸涩来换换口味。在多年的热情和感伤中,他们的感情也疲乏了,现在他们需要休息。他们所熟习的禅宗和老庄思想也这样开导他们。孟郊、白居易鼓励他们再前进。眼看见前进也是枉然,不要说他们早已声嘶力竭。况且有时在理论上就释道二家的立场说,他们还觉得“退”才是正当办法。正在苦闷中,贾岛来了,他们得救了,他们惊喜得像发现了一个新天地,真的,这整个人生的半面,犹如一日之中有夜,四时之中有秋冬——为什么老被保留着不许窥探?这里确乎是一个理想的休息场所。让感情与思想都睡去,只感官张着眼镜往有凄凉色调的地带涉猎去:

  燕存鸿已过,海内几人愁。

  欲问南宗理,将归北岳修。

  若无攀桂分,只是卧云休。

  泉树一为别,依稀三十秋。

  ——贾岛《青门里作》

  叩齿坐明月,支颐望白云。休息又休息,对了,唯有休息可以驱除疲惫,恢复气力,以便应付下一场的紧张。休息,这政治思想中的老方案,在文艺态度上可说是第一次被贾岛发现的。这发现的重要性可由它在当时及以后的势力中窥见。由晚唐到五代,学贾岛的诗人不是数字可以计量的。……上面的故事,你尽可解释为那时代人们的神经病的象征,但从贾岛方面看,确乎是中国诗人从未有过的荣誉,连杜甫都不曾那样老实的被偶像化过。你甚至说唐五代之崇拜贾岛是他们哪一个时代的偏见和冲动,但为什么几乎每个时代末叶都有回归贾岛的趋势?……可见每个在动乱中灭毁的前夕都需要休息,也都需要全部的接受贾岛,而在平时,也未尝不可以部分的接受他,作为一种调剂。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朝饥

唐代 贾岛

市中有樵山,此舍朝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
我要见白日,雪来塞青天。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
饥莫诣他门,古人有拙言。

送敡法师

唐代 贾岛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
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时还。

寄朱锡珪

唐代 贾岛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代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永福湖和杨郑州

唐代 贾岛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
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落第东归逢僧伯阳

唐代 贾岛

相逢须语笑,人世别离频。晓至长侵月,思乡动隔春。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迍。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犹入爨,清镜未辞尘。逸足思奔骥,随群且退鳞。
宴乖红杏寺,愁在绿杨津。老病难为乐,开眉赖故人。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