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戏说贾岛: 空门、入仕、苦吟三个词概括一生!

戏说贾岛: 空门、入仕、苦吟三个词概括一生!

  


  贾岛,唐代诗人,又被称为贾阆仙,在星光熠熠的唐代诗人中,贾岛是一颗苦吟奇葩。

  说起贾岛,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诗作不是很熟悉,如今传道最广的也就是他和韩愈那段关于“推敲”的故事。论写诗天赋,贾岛资质平平,没有七步成诗的才能;论格局,没有太白潇洒豁达,也不及杜甫心怀天下。贾岛性情孤僻,与当世格格不入,心思细腻,对字句狠下功夫,一声苦吟,自成一体,被世人称为“诗奴”,苏东坡评价贾岛与孟郊为“郊寒岛瘦”,东坡此言,对于他们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狭隘的格局,穷愁的情绪和苦吟的精神,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了。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能成就他的一生,贾岛幽僻、孤寂、木讷,对写诗所表现的忘我痴迷,对文字体现出的过度纠结拿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根筋”,也可以叫做“工匠精神”!

  


  出身清贫,穷人家的孩子早出家

  公元779年,贾岛生于幽州范阳(河北涿州)。

  贾岛是一个农村娃,出身清贫,门第寒微,十岁那年,父母双亡,一没有爹可拼,二没靠山可倚,而且谈不上天赋异禀没有少年成才的机会。

  穷人家的孩子,除了早当家,贾岛早早遁入空门做起了出家人,栖身佛门,号无本。无本者,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禅房寂寂,贾岛年轻气盛,怎奈整日枯坐,以青灯为邻,与古佛作伴?

  好在方丈对贾岛极为关照,除了督促念经修行,闲暇之余,还带着他云游四方,交友论道,学习诗文。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

  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

  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易水怀古》

  修行多年,阅历渐深,贾岛的诗文功力日益长进。

  


  方丈心里清楚,贾岛当初削发为僧,实为生活所迫。现已长大成人,小小寺庙恐是容不下他了,贾岛成日心中默默吟诗早已被方丈看穿,一日午后,方丈叫来贾岛,语重心长的说:无本啊,你如此酷爱作诗,又何必困守与乡野山庙之中。况且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无佛陀,何时不修行?自古大唐最繁华处,非长安与洛阳莫属。你前往两地,交友练笔,定会大有裨益。

  言外之意就是说,岛啊,你有才华,不要拘于禅房,要出去看看诗和远方。

  贾岛早有此意,如今又得到方丈的首肯,叩首谢过之后,便骑着一头瘦驴,离开了寺庙,奔赴长安。

  


  写诗入迷,字句推敲遇人生伯乐

  在去长安的途中,贾岛首先遇见了孟郊。

  在大唐,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靠什么来搭讪?

  不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也不是游戏音乐电视剧,而是写诗的风格。

  两人你来我往,彼吟此唱,字里行间透露的苦寒让两人惺惺相惜,成为挚友。

  作别孟郊,贾岛去拜访好友李凝。

  月光朗朗,池水微澜,鸟儿栖树。不成想好朋友不在家,吃了一闭门羹。临走,在人家院墙上留下一则让他名噪千古的言: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意思是说,我来过啦,你不在,不过我还会再来,说好一起隐居山野的,到时就不要放我鸽子了。

  


  好好的一首诗,谈不上经验,却也中规中矩,哪知道贾岛跟一个字杠上了。

  第二天,贾岛骑着他的小毛驴,在大街上晃悠,一边晃悠,一边还在思索昨晚那首诗。到底是用“敲”呢?还用“推”呢?举棋不定,百般纠结。

  寻思过于投入,径直闯入一位大官的仪仗队,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韩愈,韩愈大度惜才人人皆知,非但没有责罚贾岛,还饶有兴致和他探讨起来,于是有了后来的“推敲”一词。

  没过几天,长安街头,落叶纷纷,贾岛触景生情,写下一首《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吟到“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之时,想到这是一个金句,一时兴奋过头,又撞上了一位官员的大轿。

  不是每个人都像韩愈一般,这位大人很是恼怒,吩咐随从把贾岛关入了大牢。

  韩愈出面求情,贾岛才被放了出来。

  见贾岛如此痴迷写诗,且诗名日盛,在韩愈的鼓励下,贾岛彻底还俗,开始了科考之路。

  


  几次应考,连番落第又沦为“十恶”

  有韩愈这样的文坛领袖兼朝中高官撑腰,贾岛自然求之不得,连忙脱去袈裟,还俗为民。

  次年,科考在即,贾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料,韩愈却因为“谏佛事件”,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少了韩愈的支持与推荐,贾岛连续多次应试,均名落孙山。

  大唐元和年间,京城长安。

  贾岛第N次应试,依然信心百倍,豪情万丈。

  


  到了诗赋环节,要求以“蝉”为话题。

  贾岛立马想起了唐以来,最出彩的两首咏蝉诗,一句是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自信雍容,呼之欲出,另一句是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郁闷压抑,令人窒息。贾岛想到前些年的穷苦经历,悲从心来,大笔一挥,开始答题,几番推敲,终于定稿: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病蝉》

  贾岛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知这一首诗给他扣上了一个“无才无德”的帽子,果然,不出几日,贾岛便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被朝廷冠上了“考场十恶”的骂名。

  就这样,不经意间,贾岛活活堵死了自己的科举之路。

  冷风飒飒,枯叶纷飞,落榜的贾岛,一边吟诵诗句,一边唉声叹气: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下第》

  内心惶惶,郁郁不得志,凄苦更增几分。

  


  命运垂怜,天下大赦沾光得差事

  贾岛高考未中,却依然对韩愈深表关切与感激: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寄韩潮州愈》

  长庆年间,适逢天下大赦,韩愈重回长安,在镇州兵变中立下大功,深受皇上信任,贾岛也跟着沾光,在京城谋了一份小差事,并认识了张籍、姚合等名流。

  衣食无忧,有诗有酒,贾岛度过了一生中最快活的一段时光。

  


  再遇祸事,赶出长安后病死他乡

  一日贾岛到青龙寺游玩,一时兴起,把自己随身携带的诗稿拿出来细细琢磨推敲。直到夜色将晚,贾岛摇头晃脑,逐字推敲,陶醉其中,感觉甚妙。突然闯进来一个中年男子,吓了贾诗人一大跳。男子二话不说,抄起桌上的诗稿,现场吟诵起来。

  贾岛一把从那人手里抢过,说道:

  “这位郎君,看你年纪轻轻又衣着光鲜,肯定看不懂这个。”

  那人便不再说什么,冷冷地看了贾岛一眼,自顾自的下楼去了。

  这人就是当朝宣宗皇帝李忱。适逢他正好微服出巡,听见声音就上去看看,没料到贾岛如此不上道。

  后来皇帝越想越憋屈,将贾岛赶出长安,被贬谪到长江担任主簿一职。

  到了巴蜀的贾岛,依旧痴迷写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而后不过几年,贾岛调任普州司仓参军,感染风寒卒于任上,结束了清苦的一生。

  


  空门、入仕、苦吟三个词足以概括贾岛一生。

  出身寒门,孤苦无依,遁入空门,方得温饱。

  贫困潦倒,渴望入仕,屡试屡败,屡败屡试。

  现世悲凉,清寒彻骨,一生潦倒,一生苦吟。

  再看贾岛的诗歌,缺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心壮志,多为避世内省、幽峭落寞之语,“形貌上虽然是个儒生,骨子里恐怕还有个释子在”。号称“诗囚”的贾岛,最大的特点,就是遣词造句,刻意锤炼,求工、求偏,和求险。

  可是啊,每一次在自己的坚持与世俗之间,贾岛都坚定不移的选择了自己。他本可不用进大牢,只要他有点眼力劲儿别沉迷于作诗;他本可早点考中进士,只要他心思稍微活络一些,在朝中找人帮忙引荐;他本可不用被贬谪,只要他不把他的诗稿看的那么重要......

  贾岛在世时,知己甚少,可身后数年却赢得众多知心人士,晚唐李洞、南唐孙晟、北宋潘阆等人皆对贾岛推崇备至,焚香叩拜。

  贾岛若有闻,不知心底是喜,还是坠入更深的凄苦......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阮籍啸台

唐代 贾岛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

唐代 贾岛

不唯诗著籍,兼又赋知名。议论于题称,春秋对问精。
半应阴骘与,全赖有司平。归去峰峦众,别来松桂生。
涨江流水品,当道白云坑。勿以攻文捷,而将学剑轻。
制衣新濯锦,开酝旧烧罂。同日升科士,谁同膝下荣。

斋中

唐代 贾岛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中轩辔,寡德谢接诺。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欲驻迫逃衰,岂殊辞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送李骑曹(一作胄)

唐代 贾岛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答王参

唐代 贾岛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思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宿孤馆

唐代 贾岛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
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