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唐朝最笨的诗人,却让后世几十代人念念不忘

贾岛:唐朝最笨的诗人,却让后世几十代人念念不忘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诗人欲寻深山隐居的友人,行至屋前,但见松树下站着一个童子。

  诗人于是问道:“令师在家吗?”

  童子答:“家师不在。”

  诗人又问:“那么令师去哪儿了呢?”

  童子道:“师父去山中采药了。”

  诗人问:“去了哪处山间采药?”

  童子指着那不远处的群山道:“便在那片云雾深处,具体是在哪里,我却也不能知晓了。”

  许多人知道贾岛,大抵都是因着小学课本上的这首诗。

  在有唐一代群星荟萃的诗坛上,贾岛的名气并不很大,甚至于只能算是一个二三流诗人。

  但就是这样的贾岛,却凭借着自己对诗歌虔诚的供奉,以极端“苦吟”的创作态度,以奇涩精辟的五言律体,以清寒幽僻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几十代诗人的创作。

  闻一多甚至有言:“贾岛毕竟不单是晚唐五代的贾岛,而是唐以后各时代共同的贾岛。”

  


  01

  一个皎洁的月夜,贾岛去长安郊外,拜访友人李凝。

  友人的居处十分幽僻,荒草丛生,少有邻人。鸟儿栖息在池边的大树下,随着贾岛轻轻地叩击门扉,发出扑棱棱的鼓翅声。

  与友人畅谈后,贾岛走出门外,走过一座小桥,夜色越发深沉。晚风轻拂,白云翩飞。

  贾岛为这样的景致深深沉醉,心里暗暗思量着:我只是暂时离开此地,不久我就会归来,到时我将与友人一同归隐,绝不失约。

  次日,贾岛骑着自己瘦弱的毛驴,踏上了回长安的路程。

  一路之上,昨夜难忘的景致重又浮上他的脑海。他一边无意识地敲着驴背,一边低低念道: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又重复念了几遍,忽然犹疑起来。

  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呢?

  是“推”好还是“敲”好呢?

  他为这一字之差苦恼纠结起来,完全没意识到毛驴早已载着自己迈入热闹的长安街道。

  毛驴前方的百姓忽然都散开到了两侧,一顶轿子在一列仪仗队的簇拥下正迎面而来。

  贾岛此时却全然不觉,他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推敲”之中。

  一直到一个卫士装扮的人,忽用力将他从毛驴上拉下来,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冲撞了什么大人物。

  他下意识地跪了下来,向轿子望去,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从软轿中走出,正是彼时任京兆尹的韩愈。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上谷送客游江湖

唐代 贾岛

莫叹迢递分,何殊咫尺别。江楼到夜登,还见南台月。

送刘知新往襄阳

唐代 贾岛

此别诚堪恨,荆襄是旧游。眼光悬欲落,心绪乱难收。
花木三层寺,烟波五相楼。因君两地去,长使梦悠悠。

送空公往金州

唐代 贾岛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粗。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盂。
长拟老岳峤,又闻思海湖。惠能同俗姓,不是岭南卢。

寄董武

唐代 贾岛

虽同一城里,少省得从容。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帻慵。
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峰。正忆毗陵客,声声隔水钟。

送道者

唐代 贾岛

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一心无挂住,万里独何之。
到处绝烟火,逢人话古时。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送罗少府归牛渚

唐代 贾岛

作尉长安始三日,忽思牛渚梦天台。楚山远色独归去,
灞水空流相送回。霜覆鹤身松子落,月分萤影石房开。
白云多处应频到,寒涧泠泠漱古苔。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