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范仲淹的儒官气质

范仲淹的儒官气质

  

image


  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比包拯年长十岁,同样是古代为官者的楷模,他为世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范仲淹一生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历任地方和军政要职,也曾在朝中担任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从政三十余年,始终以匡世济国为己任,践行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王安石赞誉其为“名节无疵”,司马光称赞其为“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范仲淹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于一身,文武兼备,出将入相,传教和办事二者兼备,道德文章和大忠伟节一再为后人所称颂,足见其人格魅力所在,不愧为一代儒官。

  自27 岁考中进士后,范仲淹开始了漫长的入仕生涯。范仲淹曾到广德、泰州、楚州、苏州、杭州等多地为官,每到一处,他主要抓好四件事,即兴修水利、办学育人、保土安民、资政存史。他为官始终清正廉洁,忧国忧民,勤政为民。如他在泰州任职期间,当发现沿海一带海堤多年失修,导致百姓纷纷外逃,则提出了修复海堤的设想,在当时共调集了4万多人,长达4年的时间,终于修筑了一条150多里的海堤,造福了当地百姓,人们为了纪念范仲淹,将这条捍海堤称为“范公堤”。他在苏州任知州时,到任时正值苏州大水,灾民无数,民生堪忧,他便全力投入安顿灾民、兴修水利中。在杭州任知州期间,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处事干净。曾有人建议他在西湖边造房以作颐养天年之用,但范仲淹断然拒绝,他直言指出,西湖乃天下之西湖,如与民争利占为私有,一旦去职后将如何为人。

  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主持者之一,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思想,与欧阳修等人一起,向皇帝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明确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改革主张,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导,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范仲淹独特的入仕经历,使他对民政和军政都相当熟悉,因而他的改革主张善于将治军之道与治国之道相融通,善于从百姓民生出发,勤政为民。

  范仲淹在入仕期间,静以修身,俭以养廉,培养了一大批通儒。对于儒家济世情怀的追求,使他敢于犯颜直谏,因此常常获罪,多次被贬官。在范仲淹看来,“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儒者不可废道,他认为要做一个忠君之臣,首先就要做直言之士。正是因为范仲淹大胆直言的性格,也使得他留下了“五胆忠臣”的称号。

  范仲淹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他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他这样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范仲淹的忧乐观,始终心系天下,克己奉公,从不把自己的升迁得失放在心上,而是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济世情怀。难怪大诗人元好问曾给予范仲淹这样的高度评价:“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之所谓‘大臣者, 求之千百年之间, 盖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范仲淹终年64岁,在他的临终遗表里,无一语谈及私事,有的还是对朝廷的忠贞不渝,对天下苍生的感念,他惟望仁宗“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倖,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这正是范仲淹一生忧乐天下的写照。张中晓在《无梦楼随笔》中,曾这么评价范仲淹的忧乐情结:“凡人之情,己处其乐,不知人之忧,己处其忧,但见人之乐。范仲淹之忧乐,乃理性之公,非人情之私也。”正是这种理性之忧乐,正是这样儒家的忧患意识,成就了一代儒官范仲淹。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送僧文光

宋代 范仲淹

一品山前识,迢迢三十春。
多惭画戟里,重见白云人。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宋代 范仲淹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宋代 范仲淹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玄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公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实芝芳。
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崧岳词欺甫,甘泉价掩扬。
满朝当讽诵,终古岂遗忘。
恍若探龙际,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十

宋代 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

过陈州上晏相公

宋代 范仲淹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宋代 范仲淹

先王製礼经,祠为国大事。
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
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
慎无吹散去,坐使百穀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
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
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
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
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诗人范仲淹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