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范仲淹亲历异事—世间福禄天皆注定!

范仲淹亲历异事—世间福禄天皆注定!

  


  王拱辰(1012-1085年)

  王拱辰(1012-1085年)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大臣,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开封府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七岁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集贤院,历监铁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1041年)为翰林学士,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 先后担任吏、户、礼、兵、刑五部尚书以及其它一些职位显赫的官职。然而王拱辰并非他的原名,其原名叫王拱寿,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宋仁宗对他这个少年状元非常看好,故而御赐其名为拱辰。

  那么为什么说其改名是注定的呢?这里面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据宋代古籍《括异志》记载:北宋文豪范仲淹在仁宗天圣年间曾任陈州通判,陈州地处今河南周口淮阳县一带。

  当时陈州郡守的母亲生了重病。郡守听说有一位道士有些神通,便把他请了过来,求他想想办法。

  道士答应尽力而为,于是就筑了祭坛还写了给神的奏章,便要开始做法事了。郡守和范仲淹关系不错,便请他参观。

  范仲淹一见准备做法的道士就表示不相信,窃笑道: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凡无奇的道人,又能有什么能力呢?

  而郡守却很相信道士,还对道士说:那么请你也查一查范仲淹将来的仕途如何?道士则答道:那就要到天曹处问一问了。

  道士随即开始做法,跪伏于坛上,直至第二天凌晨四更时都凝然不动,大家好奇的触碰他,他依然一动不动,身体还有些僵硬。

  到了五更天,道士的手足这才微微动了起来。大家把道士扶起来,他休息了好一阵子,这才对郡守说:您母亲尚有六年阳寿,目前的病不足为虑,很快就会好。至于范先生,他的禄、寿都还长着呢,将来必能高升!

  郡守接着又问为何这次法事时间这么长。道士说道:我的元神上天查询后,已经出了天门,正准备返回身体时,忽遇天庭放明年科举进士榜,不能随便离开,因此在天上滞留了一段时间。

  范仲淹听了不以为然,问道:你既然看了天榜,那么我问问你,明年状元何姓?

  道士回答道:姓王,其名是双字名而非单字名,且最后一个字被墨涂抹,旁边又加注一字,我站的太远看不清。

  不久后,郡守母亲的病果真好了。第二年科举考试后,朝廷放进士榜,状元正是王拱辰,其名本为拱寿,

  因仁宗对他很有好感,故而替他改了名,把寿字涂掉,旁边加注辰字,和道士描述的完全相符。

  至此范仲淹才相信这位道士真的有神通。

  看了这则记载,真是令人惊叹:世间大事皆由天注定,朝廷发榜前,天上就已经放了榜,就连状元的姓名,乃至改名一事都是在天上早都安排好了的,人间的表现只不过是在最终实现这一安排罢了。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二·水月

宋代 范仲淹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常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落星寺

宋代 范仲淹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
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宋代 范仲淹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怜如石,可裂不可夺。
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
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
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西湖筵上赠胡侍郎

宋代 范仲淹

官秩文昌贵,功名信史褒。
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
涯业尽图籍,子孙皆俊髦。
西湖天下绝,今日盛游遨。

留题麟州

宋代 范仲淹

宣恩来到极西州,城下羌山隔水流。不见耕桑见烽火,原封丞相富人侯。

过陈州上晏相公

宋代 范仲淹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诗人范仲淹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