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浈阳峡赠陈长水山人归灵洲旧隐
明代 :区大相
浈阳山水共清辉,中有云林合翠微。鸡犬未曾逢钓艇,薜萝终待制山衣。
石潭映竹高低见,溪鸟避船来去飞。借问灵洲寄禅室,何如此地息尘机。
将赴豫章待风鄱湖先寄宗良孔阳孟韬
鄱江回棹越湖波,五雨风停候晓过。五路正愁南海远,故人惟有豫章多。
心如蒲席常思挂,身上莲舟未惯歌。强学歌来望南浦,不能飞渡欲如何。
寒食维舟南浦孔阳王孙酌别
清时未得言逃禄,冷节何堪赋采蘋。高阁朱阑怀帝子,长堤碧草迟佳人。
莺花南浦舟中酒,冠盖东郊道上尘。行乐也知随处好,独怜分手过馀春。
赠黎惟仁先生
竹径松斋养道机,闻将名姓寄丹扉。盈阶兰玉森相茁,绕树鹓雏始学飞。
红叶晚堆烧药鼎,白云閒补住山衣。尊前却笑磻溪叟,犹伴周王射猎归。
访杨肖韩丹室戏赠
一官病后著潜夫,归访仙人九节蒲。考室自能依八桂,为园先学种三珠。
但驱鸡犬抛丹药,莫唤儿童镊白须。闲共羽流争胜负,不因棋局即呼卢。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
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密县天仙宫白松
霜根翠叶此何奇,传道轩辕宫里时。玉质不缘三女化,瑶台争睹万年枝。
风飘偃盖鸣环过,露浥流膏带粉滋。不独皇英去湘浦,至今斑竹使人思。
题虎丘山寺
姑苏城外王珣宅,十里楼台胜画屏。泉因好事多逢品,石本无心亦解经。
生公池在藕花碧,吴子墓荒龙气扃。游人散后明月上,笑指秋阴下洞庭。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 其一
皇家香火此开宫,上帝由来有寓公。雷电曾驱太一阵,楼台真殚鬼神工。
霓旌拂雾斜连汉,宝盖浮烟晚御风。为问古来封禅代,参差独向海云东。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四
中兴调燮属盐梅,丙魏同心佐帝来。白昼曹门频却扫,青霄弘阁几怜才。
岁星本合归东海,荧惑胡为掩上台。临别岂劳秋草怨,石渠桃李半新栽。
羊城八景 其一 石门返照
石门江嶂断,来往思无穷。万水浮天外,千帆落照中。
侍御七弟携诸侄游西樵遥寄
前溪旧隐接松关,别岫新题引蔓攀。十里烟萝行象外,千家鸡犬住云间。
回椒竹涧春流满,曲崦茶畦夕照閒。昨日闻君携侄往,西樵应好作东山。
赠梁少仲东山旧隐
三珠洞口玉台东,台上逍遥玄发翁。药市可曾逢葛令,博徒何必隐毛公。
松间石髓凝霜白,囊里丹砂漉酒红。更说茅斋无一事,日调么凤竹林中。
严州陈太守招饮别署
松竹萧森数里行,到门不省是专城。郡缘高士风犹古,官似新安水更清。
山翠入帘吹不散,石泉添雨晚争鸣。逢君坐久多幽思,欲就严陵隐姓名。
中秋乐词 其二
朣胧玉宇御瑶觞,佳景千秋乐未央。自有重轮开玉镜,何须仙曲舞霓裳。
兔宫久閟长生药,桂殿新薰百和香。此夕关山人尽望,愿分馀照及穷荒。
羊城八景 其五 大通烟雨
江上日烟雨,禅林渺何许。磬声时一闻,不见僧行处。
四月六日与客游高梁桥
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树始流莺。
平林翠幕褰风飏,落日红妆照水明。自幸太平多乐事,共将弦管寄欢情。
游少林 其二
少林山前古梵宫,达摩曾此立禅宗。养龙崖废埋春草,卓锡泉甘自乳峰。
出世不须钻故纸,传灯谁复继遗踪。吟馀策马东归去,回看云林隔暮钟。
蓟门早秋
蓟城杨柳早寒知,不待秋来气已悲。乡国看为天尽处,塞门愁记雁来时。
关前汉骑侵晨发,楼上胡笳向暮吹。叶落深闺徒下泪,从今征戍几年期。
送何公露佥宪之豫章
豫章东望即东吴,宪节西行人画图。宪下神仙称悬尉,赋中山水美洪都。
秋风骑从登庐岳,明月官斋对蠡湖。见说南州能下榻,不知谁向府中趋。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小年夜诸客过集
浔阳曲 其二
游南岳 其三
人日怀故园
赣江曲 其三
送刘比部玄子往江北 其二
珠江春夜别黎惟仁
蚤春园桃盛开亲友携酒过赏得春字
送张廷评赴南都
沈道士松亭即事
西湖春游曲 其六
望九疑 其二
送即墨赵丞
送李进士南还毕姻兼宰连城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 其二
送人还山
阊门寓目
寄新安方处士隐居
羊城八景 其四 景泰僧归
续刺谗诗 其三
送何平甫同年宰嘉兴 其二
石门行
九望 其九 望西樵
百泉夜泛因寄汪处士公干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三
田家吟 其三
续刺谗诗 其十
三礼诗三首 其二 皇太子冠礼诗
盛夏偕宫赞林公司成胡公过陈任大斋中得湖字
赠庄得全太史使西越
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张明府载酒
和四家兄元日看梅
闻雁 其一
新秋沧溪月下泛舟
寄侄 其一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其三
游梅庵 其一
再游嵩少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七
春塘曲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六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二
崇德诗七章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 其五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二
小馆新种桃花黄平倩庄得全两学士过看黄既断酒庄亦有宿酲皆不待酌 ...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
樊城乐 其一
送混成子谪尉上海
三月十五游城南韦氏园
励志诗 其六
湖上楼对雪遣兴 其二
王乔飞舄处
移居后谩述 其二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一
秦女曲
庚子三月三日再效兰亭体
寄万兵宪
移寓圣安寺僧舍作
寄宗良
浊潦骤溢水槛遣兴二绝 其二
望七星岩 其一
东征诗 其二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 其一
独酌梅花下走笔索陈山人画梅
阮溪行
咏梅 其七
饮制府陈公署中
游梅庵 其二
太和宫杂曲 其五
同林咨伯汪公干黄汝纶秋日僧房对菊 其一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四
舟行杂咏 其十二
瀛海长春歌为宪副刘翁作翁家瀛海以元日生时夫妇皆寿八十馀长子礼 ...
和汪公干冬日游西山宿东峪寺
采莲曲 其四
閒游入道院 其二
丁大参刘参戎邀游虔州光孝寺看二井
山中言志 其四
初冬宴沈道士馆晚登弥罗阁和四家兄
舟行杂咏 其十七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五
雨后登祝融峰
同七弟送四兄于彰义门 其二
和四家兄新岁梅
舟中杂咏 其六
雨后酬梁少仲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五
九望 其一 望瑶台
太和宫杂曲 其四
赣江曲 其一
竹莲双瑞图为陆大夫赋 其一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一
大寒后写怀
赋得文杏梁 其二
早春送李松江董漕事竣还郡
九望 其三 曰望苍梧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一
浮丘仙洞歌
羊城八景 其三 灵洲鳌负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 其二
莫愁湖曲 其二
阅管中书紫宸宣对卷有感赋赠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其二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 其二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八
宿天池雨中追和阳明 其一
又赋得并蒂花送李进士归娶
朔风吹缨五章送焦弱侯修撰
途次遇雨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十
谭母寿歌
东征从军行 其四
登崆峒山
同黎惟仁访朱氏兄弟山池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 其三
昨游姑蔑徐氏园见林开先题壁兹过上饶费氏馆见朱贞吉留题凄然有作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四
续刺谗诗 其七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六
赠侯见洲参政
寒夜董玄宰太史过谈
赠谭金吾还朝 其二
东征从军行 其三
王季孺编修数从邓子振检讨踪迹不佞遗落之后亟动归兴作此奉寄
叨转宫僚与右谕德范公左中允吴公右中允冯公右赞善林公皆以九日上 ...
送梁武库赴临洮 其一
发湟川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五
四月八日高梁桥即事
东征诗 其一
上之回 其一
图诗三章八句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一
和黎惟仁得吴明卿书问次韵
登郁孤台奉柬开府李公台
仲冬即事 其二
白云洞流觞
湘中杂咏 其三
咏梅 其五
从武选郎徐君社长问禄命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一
闻叶中丞复自洮州移镇甘肃奉寄 其一
田家吟 其二
九望 其八 望崧台
阮溪漫兴 其一
杪夏集徐园
被弹将南行作二十四韵
人日小集
端溪杂咏 其四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九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
出城马首望西山 其三
南浦曲 其一
宿苏门山中
东征从军行 其二
陈勋卿滘口西庄杂咏 其四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四
少年行赠人从征
出衡山县行数十里古松道中至山下作
院鹤吟 其二
送王光禄削籍南还
与客赏牡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