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晤冲晦
宋代 :释契嵩
年老相看眼倍青,念君诗思苦劳形。人间更有无穷感,好把禅关护性灵。
对喜鹊
静卧时惊鹊喜多,须臾果有故人过。山中明度还无事,问尔绵蛮更语么。
寒食日雨中
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
书南山六和寺
青葱玉树接溪岑,台阁凌虚地布金。行到白云重叠处,水声松韵淡人心。
遣兴三绝 其三
去年聊驻江头寺,今寄林僧岩下扃。莫谓此身无定迹,人生都类一浮萍。
遣兴三绝 其二
吾道陵迟事事讹,而今无计遏颓波。徇人玩法成流俗,但泣金书奈尔何。
遣兴三绝 其一
逸兴应须效皎然,此生潇洒老诗禅。何妨剩得惊人句,咏遍江山一万篇。
又次韵奉寄强令
冉冉流年年历新,仲春春日未盈旬。仲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
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
新岁连雨不止因寄公济兼简贤令强公
寒郊才喜岁华新,景物阴阴又一旬。云带天低垂压野,雨藏春昼暗迷人。
宁愁灯火妨明月,却叹诗家惜令辰。陶令而今卧江国,倚楼吟望更谁亲。
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
孙绰曾陪支遁游,千年人谓两风流。羡君慕此乘双屐,结侣还来共一丘。
衣冷雪霜犹未去,兴高云月肯甘收。耽诗重道皆无比,应敌当时万户侯。
连得公济出山道中见示二篇鄙思枯涸奉和不暇且乞罢唱
诗篇留落野人窗,又得虞卿璧一双。怪似蛟龙出古水,清如日月浸秋江。
赓吟何止夸山泽,变雅终须系国邦。为报诗家骁将道,雪阑休唱已心降。
送公济冲晦出山兼简驻泊李思文
几日山游霰雪稀,相随野老亦忘机。始怜洞里云堪卧,又忆人间岁杪归。
夜落梅花应满路,风含春色自吹衣。凭君为语王孙道,音信终须寄鸟飞。
次韵奉和
沈侯才隽冠儒林,诗语惊人金玉音。学海平生惭我浅,词源今日羡君深。
强睎老格须张胆,喜听清言更洗心。赓唱苟能容累句,漫陪梁甫续高吟。
同公济冲晦游天竺兼简呈伯周禅老
爱此萧然松坞深,诗流邀我此相寻。苍茫寒日才开雾,叆叇浓云又结阴。
安石放怀还剧赏,皎然乘兴合清吟。主人勤驻禅扉宿,况值梅香正满林。
南涧傍游戏呈公济冲晦
相引朝来碧涧傍,山林雪尽水流长。未应惊鸟下苔岸,先共观鱼跨石梁。
日淡沙寒鸥自聚,岁阑春入草含芳。鲍昭汤老须同咏,何必人间万事忙。
同公济冲晦宿灵隐夜晴
不睡还烹北苑茶,寒灯落尽适未花。夜深雨过山形出,天静云空月色佳。
且喜僧窗晴似昼,莫论人世事如麻。况陪支许皆能赋,岂厌留诗在碧纱。
嘉公济冲晦见访
数曲青溪山数重,山深日暮已鸣钟。忽闻行客门前语,来觅幽人林下踪。
初接风流殊历落,更张灯火倍迎逢。不须便去疑无待,已有黄粮在宿舂。
次韵和酬
襄阳习子不贪官,欲友幽人拟道安。冒雪履霜临岁杪,攀萝挽翠到云端。
初论浮世惭年老,久对清规苦夜寒。空感知音何以报,但誇山水富君看。
著书罢思南还复会客自番禺来因赋此诗
平昔著书今粗毕,南还终欲隐罗浮。初春况遇故乡子,终夜更誇沧海游。
但贵羊城风物好,岂辞梅岭路歧脩。应须相与葛洪辈,抗迹山林送白头。
诫题
高吟远瞩倚云梯,往事经心尽可题。道德二篇徒自辩,是非一马岂能齐。
晖山真玉伤惊火,失水灵蛇畏在泥。寄语冥鸿上天去,凌云羽翼莫思低。
释契嵩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感遇九首 其三
感遇九首 其一
三高僧诗
感遇九首 其九
浙江晚望
寄承天元老
感遇九首 其七
夏日无雨
书毛有章园亭
次韵无
早秋吟
游大慈山书昼上人壁
寄怀泐潭山月禅师
次韵奉酬
感遇九首 其四
冷泉独赏寄冲晦上人
洗笔
山亭晚春
郎侍郎致仕
山舍晚归
还南屏山即事
感遇九首 其八
汎若耶溪
季春寄友生
题径山寺
感遇九首 其五
山中自怡谢所知
入石壁山
岁暮还西坞寄公济无
感遇九首 其二
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
送卢隐士归庐山
感遇九首 其六
山中早行
山中早梅
送客还北阙道中作
送章表民秘书
怀越中兼示山阴诸明士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群贤宿山赋得暮云岩下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