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契嵩
静卧时惊鹊喜多,须臾果有故人过。山中明度还无事,问尔绵蛮更语么。
同公济冲晦宿灵隐夜晴
不睡还烹北苑茶,寒灯落尽适未花。夜深雨过山形出,天静云空月色佳。
且喜僧窗晴似昼,莫论人世事如麻。况陪支许皆能赋,岂厌留诗在碧纱。
山中自怡谢所知
万事随宜勿强攀,暂过朝市即归山。劳生未必浮名好,称性应须到处闲。
都似梦中休问影,只堪吟里更怡颜。襄阳道者宁知尔,猿鹤萧然石室间。
汎若耶溪
越水乘春泛,船窗掩又开。好山沿岸去,骤雨落花来。
岸影樵人渡,歌声浣女回。沧浪无限意,日暮更悠哉。
季春寄友生
湖上无烟昼,人间寒食时。阴晴春易变,花月候难齐。
未畏青蛙乱,先愁紫蕨衰。云山向渐热,相访勿应迟。
公济冲晦出山次日奉寄
孙绰曾陪支遁游,千年人谓两风流。羡君慕此乘双屐,结侣还来共一丘。
衣冷雪霜犹未去,兴高云月肯甘收。耽诗重道皆无比,应敌当时万户侯。
三高僧诗
彻公之清若冰雪,高僧天资与人别。三十能诗名已出,名在诗流心在律。
不殊惠远殊惠休,皎然未合谁与俦。白云萧散何定止,忽入关中访包李。
孤清难立众所沮,到底无辜中非语。木秀于林风必摧,彻公怀德成祸胎。
古人已往不复叹,为尔为诗遗后来。
遣兴三绝 其三
去年聊驻江头寺,今寄林僧岩下扃。莫谓此身无定迹,人生都类一浮萍。
感遇九首 其一
海水晦夜清,秋色涵蓬壶。有叟双龙公,铁网罗珊瑚。
风云浩容与,怅恨何所图。欲问天上人,可换明月无。
岁暮还西坞寄公济无
乘兴溪边去,仍从林下归。梅香带春信,日色暖人衣。
白发思还远,清流遇更稀。野禽宁会意,相顾向柴扉。
又次韵奉寄强令
冉冉流年年历新,仲春春日未盈旬。仲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
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
次韵无
载命还高让,知君所趣深。青山当隐处,白发欲栖心。
更俟逢梅雨,何妨过虎林。潺湲合涧水,六月足清音。
送客还北阙道中作
北郭送阳子,日斜归旧居。路泥侵晓润,晦月逼春馀。
桑柘雨中绿,人烟关外疏。依然见风俗,归兴混樵渔。
题径山寺
翠拔群山外,连天势未休。云迷飞鸟道,雨出古龙湫。
僧在深云定,香和杳霭浮。人间游不到,台殿自清秋。
书南山六和寺
青葱玉树接溪岑,台阁凌虚地布金。行到白云重叠处,水声松韵淡人心。
著书罢思南还复会客自番禺来因赋此诗
平昔著书今粗毕,南还终欲隐罗浮。初春况遇故乡子,终夜更誇沧海游。
但贵羊城风物好,岂辞梅岭路歧脩。应须相与葛洪辈,抗迹山林送白头。
郎侍郎致仕
平时独高谢,道胜欲韬光。白发辞明主,青山恋故乡。
药畦容鹤到,吟径恐云藏。更爱禅林卧,时来拂石床。
寄怀泐潭山月禅师
闻道安禅处,深萝杳隔溪。清猿定中发,幽鸟坐边栖。
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还南屏山即事
岁晚归来石室寒,松萝岑寂自盘桓。但知林下一年过,不见人间万事难。
招隐有诗题石记,解嘲无说与时看。此心已共空生合,身似浮云不必观。
同公济宿天竺寺赋闻泉
几晏林间宿,初闻况夜晴。漱寒醒客梦,飞响应山鸣。
深涧松风静,幽人石室清。谁人能为我,写此入琴声。
感遇九首 其九
悠然严子陵,远大寥廓器。故人贵为寥,白驹要不至。
耽闲恋渌潭,高超弄芳饵。青山汎白云,万古寄高意。
侯霸不知道,初亦嫌傲志。何事卑王侯,其心越天地。
因悲娄护辈,故为附权势。流游绛灌间,折节蹁跹例。
皇皇古皇道,劳生自拘系。不如归去来,乘风拂长袂。
释契嵩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60篇诗文
浙江晚望
感遇九首 其八
次韵奉酬
入石壁山
同公济冲晦游天竺兼简呈伯周禅老
书毛有章园亭
南涧傍游戏呈公济冲晦
夏日无雨
洗笔
次韵奉和
感遇九首 其六
新岁连雨不止因寄公济兼简贤令强公
山亭晚春
群贤宿山赋得暮云岩下宿
连得公济出山道中见示二篇鄙思枯涸奉和不暇且乞罢唱
送卢隐士归庐山
感遇九首 其三
感遇九首 其五
寄晤冲晦
感遇九首 其七
早秋吟
送公济冲晦出山兼简驻泊李思文
诫题
怀越中兼示山阴诸明士
嘉公济冲晦见访
感遇九首 其二
感遇九首 其四
游大慈山书昼上人壁
山舍晚归
遣兴三绝 其二
次韵和酬
山中早行
对喜鹊
山中早梅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寒食日雨中
送章表民秘书
遣兴三绝 其一
冷泉独赏寄冲晦上人
寄承天元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