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卜居二首 其一

卜居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木石为交不背盟,卜居应得惬幽情。雨苔蘸水溪鱼上,风叶堕阶成犬鸣。

习懒已成忘盥栉,避喧渐远绝逢迎。义肥百战收全胜,特为耽诗太瘦生。

诗人丁鹤年的古诗

奉怀九灵先生就次其留别旧韵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晴霞丽层霄,淑景媚清曙。冉冉草际烟,盈盈花上露。

幽禽何处来,飞鸣入庭树。不见心所亲,坐待停云度。

假馆武当宫承舒庵赠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去天尺五去人遥,地位清高隔世嚣。秘阁校书多考索,初筵设醴雪招邀。

每看赋雪才无敌,便觉凌云气欲飘。枉骑敢烦临暑夕,拿舟或可候寒宵。

兰蕙轩

元代 丁鹤年

八龙天矫同瑶席,三凤联翩上玉堂。争似高轩兰与蕙,光风远近递清香。

书揭秘监所撰李处士墓铭后

元代 丁鹤年

亭亭高冈松,上有双栖乌。朝出营其巢,暮归哺其雏。

雌雄和鸣尾毕逋,巢成雏长乌双殂。月明夜静雏影孤,南飞绕树声号呼。

西溪之浒,南山之隅,衔土为墓口卒瘏。蓬莱老仙,悯其慈孝俱。

锡以五彩凤凰羽,径寸骊龙珠。光芒昼夜烛墓庐,哀哀既慰情始舒。

振迅羽翮思天衢,故巢岁晚牖户虚。飘飖风雨无时无,缠绵补葺良艰劬。

君不见秦家桂树空扶疏,高枝却使䲭枭居。

登北固山多景楼

元代 丁鹤年

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城随山北固,潮蹴海西流。

眼界宽三岛,胸襟隘九州。阶前遗狠石,谁复话安刘。

观郑高士坐图

元代 丁鹤年

凝身危石踞,屏息游丝摇。电光射玄关,龙虎声咆哮。

天君寂不动,万象俱来朝。甘露降琼田,五色发灵苗。

何必入青冥,然后为逍遥。

读应奉兄登科记怆然伤怀因成八韵

元代 丁鹤年

射策彤庭被宠荣,遗经三复若为情。重伤赵璧经时毁,翻恨隋珠彻夜明。

《洪范》有书传太乙,佳城无郭葬长庚。青云路断甘沦没,碧海尘飞苦变更。

自信为臣当委质,谁能向贼更求生。家贫寡弱遗妻子,道远存亡隔弟兄。

一旦音容成永诀,十年涕泪镇交横。茫茫原隰无求处,独立长风送雁声。

卜居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小村虽僻俗敦庞,背负崇山面俯江。月冷灵虬潜绝壑,雨晴仙犬吠流淙。

缊袍御腊辞纨裤,瓦瓮浮春谢玉缸。偶为清羸聊采药,亦非窃比鹿门庞。

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

元代 丁鹤年

浪游吴越任荆湘,来往那辞道路长。箧内有书惭历国,邸中无绶敢誇乡。

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

梅林书屋

元代 丁鹤年

陆郎好修士,读书梅屋下。冰雪共清寒,风月同潇洒。

弹琴聊对花,调鼎须待实。岂无松竹交,岁晚为三益。

湖上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汀鹭映湖波,清白两无愧。立尽风雨寒,颇为口腹累。

离鸾篇

元代 丁鹤年

孤凤病且死,聘鸾以为偶。引颈呜鸣托其后,鸾对以臆肯以首。

恶鸟啄其雏,飘风撼其巢。伏育补葺,鸾不辞劳。雏日以长能反哺,巢日以广多牖户。

天锡寿考,既和且平。每一对镜,犹复悲鸣。始终德义俱无愧,乃知鸾凤所以为世瑞。

南湖渔隐

元代 丁鹤年

冰蘖同声想二难,南湖寄傲水云宽。并投清宪飞霜简,对把沧浪钓月竿。

蚁梦无凭应易断,鸥盟有待竟长寒。卷中名胜多亲旧,三复遗文一永叹。

题会稽王冕翁画梅

元代 丁鹤年

永和笔阵在山阴,家法惟君悟最深。寓得梅花兼二妙,右军风致广平心。

送长史随公时敏朝京

元代 丁鹤年

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随仲才。

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画葡萄

元代 丁鹤年

江海春雷动,群龙悉上天。秋来风露冷,个个抱珠眠。

题表兄赛景初院中新竹

元代 丁鹤年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送奉祠康仲谦致仕还陕西

元代 丁鹤年

大国祠官致仕归,秋风祖帐足光辉。青松黄菊先庐在,白发苍颜故老稀。

久奉山川谙祀典,远迎乡党识朝衣。家居重念君恩厚,日送南来一雁飞。

读郑氏义门传

元代 丁鹤年

每病汉民歌布粟,忍闻秦俗德耰锄。郑家九叶犹同爨,风俗如今古不如。

岁晏百忧集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岁晏百忧集,击节发商歌。商歌未终调,泪下如悬河。

故乡渺何许,北斗高嵯峨。有家不可归,无家将奈何。

丁鹤年

丁鹤年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16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