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画葡萄

画葡萄

元代 丁鹤年

江海春雷动,群龙悉上天。秋来风露冷,个个抱珠眠。

诗人丁鹤年的古诗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归偶成

元代 丁鹤年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何处晚来成误认,风帘竹影月窗梅。

寄四明诸友

元代 丁鹤年

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

奉怀九灵先生就次其留别旧韵二首 其二

元代 丁鹤年

攀桂月扶疏,抚松云陆离。岂无淡荡怀,亦有幽贞期。

何缘对清景,孤坐度芳时。故人不可见,新交非所知。

水仙花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湘云冉冉月依依,翠袖《霓裳》作队归。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

挽卫知事胡公鼎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江海论交四十年,故家文物羡君贤。灯前夜雨书连屋,花下春风酒满船。

舍瑟肯居曾点后,着鞭宁让祖生先。他乡重会情欢极,俄送輀车一泫然。

长啸篇

元代 丁鹤年

惟远度可量,惟暗烛可照。丈夫穷达际,安可以逆料。

区区井观天,扰扰管窥豹。众论徒沸腾,谁能领其要。

韩信出裤下,市井皆哄笑。范雎置厕中,醉客更相溺。

一朝佐秦汉,将相无同调。声名六合驰,事业九天耀。

平生怨与恩,历历加显报。以马饲故人,以尉乞恶少。

是非姑置之,独立发长啸。

自咏十律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太守九江先效死,诸公四海尚偷生。

风云意气惭豪杰,雨露恩荣负圣明。一望神州一搔首,天南天北若为情。

寄见心长老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豫章老子最能文,禅海词林总逸群。弧矢机锋天下避,圭璋声价阁边闻。

昼长经阁翻新钞,岁晚诗坛策旧勋。自古灵山名胜地,几多龙象望慈云。

南湖渔隐

元代 丁鹤年

冰蘖同声想二难,南湖寄傲水云宽。并投清宪飞霜简,对把沧浪钓月竿。

蚁梦无凭应易断,鸥盟有待竟长寒。卷中名胜多亲旧,三复遗文一永叹。

假馆武当宫承舒庵赠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一归琳馆即逍遥,无复驱驰混市嚣。载酒每承文士过,斗茶频赴羽人邀。

三清风露从天下,五色云霞匝地飘。匡坐不眠神益正,静听笙鹤度中宵。

次东轩居士韵

元代 丁鹤年

珠玉新诗照士林,长城宁畏短兵侵。春云有态时时变,秋水无痕名名深。

洛下才名推独步,越中山水喜重临。别来岁晚偏相忆,谁折梅花慰渴心。

次块翁中秋诗韵

元代 丁鹤年

西风黄鹤旧矶头,皓月中分此夕秋。乌鹊无依频绕树,鱼龙有喜捲乘流。

烟云尽捲天逾大,河汉低垂地欲浮。拟买桂花陪胜赏,老来佳句恐难酬。

秋蕖

元代 丁鹤年

绿水出红蕖,清丽世无比。旭日照新妆,盈盈明镜里。

亦有后时者,悽然抱孤蕊。欲开风露寒,寂寂含香死。

送长史随公时敏朝京

元代 丁鹤年

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随仲才。

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临水梅

元代 丁鹤年

疏花清有影,止水净无埃。好似菩提树,明明照镜台。

题郑高士画竹

元代 丁鹤年

郑君高节士,潇洒绝人群。独把青鸾尾,山窗扫白云。

送赤土矶巡检徐白任满

元代 丁鹤年

人生天地间,忠孝理最大。之子知所先,秉之若圭玠。

小试弓刀职,长怀襁褓恩。由来忠荩士,多出孝义门。

便便善辞令,济济习容止。忠孝苟不立,絺绣加犬豕。

羡子负才气,玉立当青春。一饭不遑暇,志在君与亲。

桓桓领壮夫,赫赫巡大邑。鸱张悉就擒,鼠窃亦屏息。

耕桑各按堵,老稚春风中。瓜期忽已届,入谒蓬莱宫。

车骑挽莫留,别我大江侧。临岐欲赠言,老病多惭德。

青云贤路开,俊乂俱登庸。自此跻膴仕,毋忘孝与忠。

挽故豫章义士吴复原

元代 丁鹤年

挺生英杰百夫防,高义孤忠少颉颃。艰食屡分图共济,危城百战誓同亡。

延津剑去秋无气,合浦珠还夜有光。三复园亭新墓表,哀荣宁独在泷冈。

丙午十一月二十四日夜梦回书事

元代 丁鹤年

抱病经时不出门,存亡一一念诸昆。兵戈随处断消息,风雨终宵劳梦魂。

竹下题诗云起砚,花前度曲月当樽。每因旧事增新感,独对寒灯拭泪痕。

岁晏百忧集二首 其一

元代 丁鹤年

岁晏百忧集,独坐弹鸣琴。琴归久不谐,何以怡我心。

拂衣出门去,荆棘当道深。还归茅屋底,抱膝《梁父吟》。

丁鹤年

丁鹤年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16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