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七 嫏嬛洞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七 嫏嬛洞

明代 董其昌

夺取燕支山,收得嫏嬛记。一似蕊珠宫,一似汾阳第。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五

明代 董其昌

颂酒深衷岂放憨,二豪何以视耽耽。将因巢许为师友,自与羲皇机子男。

清浅锦机襄转七,纵横雅爵醉挥三。孝标虽有伤时论,未见山中此盍簪。

题汶上路太守壁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衣拂京洛缁,窗含齐鲁黛。因君思故山,驱车火云外。

送郭希所符丞之金陵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偶召将无忆股肱,忽看飞盖又金陵。渺然人物行犹及,题过江山堪复乘。

交臂不堪燕市失,离心祗对玉壶澄。即今京国风尘里,若个清标似玺丞。

寿谢山持礼垣封翁仲秦五十五

明代 董其昌

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天雄道中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欲将燕地比西湖,沃野长堤督亢图。为问黄金台上客,得寻说剑酒人无。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六根选择耳圆通,窍在无思自应中。此观若成何以验,人嘲人赞响排空。

题王叔明画

明代 董其昌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争峙。闲者解其纷,君今巳閒未。

游灵岩山范园

明代 董其昌

三径我频到,千峰自掩门。停云吴会思,白雪郢中翻。

豹隐神逾王,龙图谊益敦。年来多道貌,因事五千言。

嘉禾八日同总宪东里贺纳言中冷刘翰撰胤平天观寺观

明代 董其昌

谡谡寒声古殿松,来从天竺饱霜封。将因问法调狂象,怪底非时起蛰龙。

鳞甲怒蟠多宝塔,枝柯分列五家宗。故山亦有盘桓树,不是攒眉为听钟。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三

明代 董其昌

巘崿莲为峰,涟漪柳成浪。此中可卜居,于以遂天放。

上苑桃花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宜春苑里占春多,烂熳红霞发早柯。却忆禁林成径处,云扶步辇一经过。

贺平湖令陈杲庵奏最

明代 董其昌

世家曾入史公书,循吏今看积庆馀。丹穴旧来能产凤,琴台谁不颂悬鱼。

茇成棠树思如昨,植处槐庭应岂虚。卿月宫云相映照,何论通德表门闾。

征虏将军出塞歌

明代 董其昌

皇家执契静三边,将军更事勒燕然。心知骄子须大创,耻看烽火照甘泉。

身挟期门射雕子,匣里吴钩泠于水。雕戈赤羽三千骑,落日黄云一万里。

是时和高塞草枯,我兵勇气先吞胡。连空幕影随尘遁,竟夕笳声喑不呼。

将军麾下都侠烈,誓刳胡肠饮胡血。箭锋直挂青海湾,刀镮宁顾天山月。

健儿手握月支头,夺得燕然胡虏愁。功成不受封侯印,只为长缨志欲酬。

题刘金吾牛山读书图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千峰选胜著西清,讵许顽仙厕会盟。白芷青兰时照眼,乌丝翠袖不胜情。

詶恩故有双龙在,徵事堪令半豹惊。见说边烽劳仄席,肯容定远又书生。

赠蒋山人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閒来倚棹吕蒙城,几度从君听鹤鸣。岁俭自饶千树橘,气豪宁食五侯羹。

酒人直许中贤圣,农话惟应较雨晴。史笔倘修高士传,蒋家今古两元卿。

夏鹤田黄门自琉球奉使归致书问讯诗以答之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叱驭犹行路,乘槎自凿空。何如浮海使,绝域渺难穷。

龙节尧封外,鲛衣禹贡同。壮夫能许国,在处百灵通。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九

明代 董其昌

平生挥麈解围谈,名理尤从老境谙。得失浑忘闻塞上,春秋成癖用征南。

潜虚祗用龙初九,忌满何如月出三。可道太玄犹寂寞,好玄今巳有桓谭。

送唐存忆漕台还朝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新恩入典羽林军,好及清朝几策勋。淮海咽喉资挽粟,黄河璧马见敲云。

即今吴甸骊驹御,恰值尧阶瑞草芬。何以赠行孤剑在,匝中时动斗牛文。

寿唐母吴太君六十

明代 董其昌

唐家恊相汉图章,曾向宫端进寿觞。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

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文伯顽仙尽自兼,何须黄纸署名衔。山开窈窕藏书洞,径翳荒榛避诏岩。

老衲或来煨榾柮,橐驼尝倩护松杉。虽然豪气屏除尽,閒咏荆轲木是缄。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