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郭希所符丞之金陵二首 其二

送郭希所符丞之金陵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偶召将无忆股肱,忽看飞盖又金陵。渺然人物行犹及,题过江山堪复乘。

交臂不堪燕市失,离心祗对玉壶澄。即今京国风尘里,若个清标似玺丞。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二

明代 董其昌

清时岂有放江潭,故里风烟不可堪。巳分浮家苕霅曲,忆曾对宇道亭南。

人间鸟道丸封一,世事桑田海阅三。褊性幽栖真不恶,骊珠先巳被君探。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四

明代 董其昌

渐剪茅茨渐卓庵,图书成府亦潭潭。词坛悬帜多奔北,古路先驱晨指南。

常有玉晨资赉十,未闻石户羡徵三。北来门外维舟惯,不为乘风利涉贪。

秋夜有集得还字

明代 董其昌

逃虚城市里,踪迹远人间。结梦迷新路,题诗忆旧山。

星河低坐冷,秋色逐人还。好及清言夜,君今且闭关。

赠彭嵩螺鹾台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直声兄弟著青蒲,四海论交兴不孤。绣斧衔恩天北极,江山留客古东吴。

时闻盐井詶书札,秋逼星津引舳舻。平准河渠兰史在,野谋何事到潜夫。

癸亥元日与林茂之焦焦氏易林贻以福橘五颗□之有作依韵和之

明代 董其昌

诗谶含情硕果深,琼琚落落报甘临。玄亭文字都传古,楚颂风流又见今。

倘许奕来成坐隐,有如怀去惬童心。霜苞巳逗先春信,东阁官梅未易侵。

贻陈徵君仲醇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开山庄是祖,扫径仲为群。南郭延天籁,东林出佛云。

琴尊无俗韵,图史见遗文。今日苏门啸,何须隔岭闻。

入楚詶诸王孙

明代 董其昌

骚人于楚为同姓,向我唫吴遣四愁。龙节忆过云梦泽,鱼笺近附汉江流。

恰分寒食新藜火,无恙春风旧选楼。今日词场看赤帜,谁非左袒为宗侯。

寿陈太史尊公大方岳涧云七十

明代 董其昌

石家孝谨闻当代,苏氏文章甲九州。偕隐蚤安鸠杖赐,传经叠见凤台游。

东山丝竹閒中赏,北涧烟霞象外收。试向仙官问名籍,也应姓字冠丹丘。

寿郭光山太仆

明代 董其昌

亢村自昔产人豪,吏部文章北斗高。卿月辉辉膺异数,晨星落落此同袍。

壮猷不尽汾阳意,雅量宁虚郭泰褒。闻说还丹有真诀,不令青鬓点霜毛。

赠李玉完侍御督学四首 其四

明代 董其昌

不忿胡笳内地闻,子衿何必少终军。论文一变南朝体,运策兼收绝塞勋。

赠王子玉

明代 董其昌

燕子楼空楚梦孤,舞人谁得似飞奴。朝来试彷眉峰影,何处青山不是巫。

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不羡金茎去日边,龙文双剑鹿台前。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

送李伯襄太史封秦藩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崆峒倚剑意如何,故里题桥载笔过。百二山河磐石重,三千溟海积风多。

不将昼锦先分矢,欲赋无衣激枕戈。当宁筹笾方仄席,邺侯勋业肯蹉跎。

宋献如中舍自塞上归寿两尊人以诗送行

明代 董其昌

昼归不羡尉陀装,綵服趋庭乐未央。阁下承恩双宝箓,堂前含景两干将。

应多仙侣携麟脯,更有名王致酪浆。遥识玉关翘首处,本公金母白云乡。

袁仪卿自征播归

明代 董其昌

间关百战后,绝域独归时。出塞今如此,逃虚意可知。

垂帘谈老易,舍筏證禅支。留取门旂姓,长惊海外夷。

詶董景越漕台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遥传北固驻襜褕,为采风谣入绘图。怀古定寻丁卯迹,登山谁作癸庚呼。

星河初度天孙鹊,云槛朝飞御史乌。意气论交琼玖赠,何人存记钓鱼徒。

次詶姜仲文

明代 董其昌

南徐曾接采真游,尊酒空江落木稠。共我五湖分半席,怀人一日枉三秋。

龙门忽枉山藏副,鸿宝能开泽畔愁。见说人豪犹好在,未容馀子漫登楼。

詶临潼王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端居空谷感离群,万里论交见国君。等是策书分五社,谁能笔阵扫千军。

怀人大小淮山桂,飞梦东南吴会云。莫以雄才求自试,词坛赤帜有閒勋。

题吴词部画

明代 董其昌

居然张璪偃松图,一一潜虬若可呼。为问寒林风谡谡,何如千树在玄都。

咏史四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金华殿里是崆峒,分直谈经礼数崇。为问君门千万里,儒臣何路向重瞳。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