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将抵家见月

将抵家见月

明代 范景文

客里三逢月,西湖一载游。暑因清渐减,劳得快相酬。

低照从山起,馀情借雨收。归家看亦好,尅日到中秋。

诗人范景文的古诗

和北吴歌 其十六

明代 范景文

屋破村荒照月明,寒灯络纬夜三更。机杼声残眠未稳,唤起男儿事早耕。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其五

明代 范景文

侯家骑从导初传,满路花飞拾翠钿。携得冰壶清切意,焚香坐听唱游仙。

冬至留未央诸君小饮余时有亡友之痛未央亦久客思归故末及之

明代 范景文

病馀节序几相忘,坐到情生漫举觞。虽在醒中关醉趣,每临欢处动愁肠。

忧天自觉心逾短,测影谁知日渐长。梦苦劳人常畏睡,不分感旧与思乡。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其八

明代 范景文

火树明时夜色骄,蝶飞照见上吴绡。纱笼引向皇城下,女伴相邀共走桥。

礼佛

明代 范景文

坐对寒冰冷热肠,试将消息问空王。翻经手浣蔷薇露,礼佛心澄菡萏香。

累少全家修净土,悟来立地得慈航。安禅容易难持戒,时向花前觅酒方。

和北吴歌 其五

明代 范景文

石马寒嘶卧古松,地老幽魂向此中。穷杀城南耕瘠土,年年冢畔哭秋风。

游玉泉寺观鱼

明代 范景文

湖阴曲曲路还通,绀殿门环四面峰。寺寂空山灵在磬,鸟鸣远树响传风。

妙明佛性潭相印,禅定僧容鹤与同。凭阁下看吹锦浪,游鱼影带夕霞红。

生平

明代 范景文

生平细捡尽多奇,心口商来亦自疑。酒社常开难共醉,愚公自号恼人痴。

身虽无病每思药,性好探奇懒作诗。日日栽花还乞竹,任他雨打与风吹。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其五

明代 范景文

意思虽幽冷,晴光到即知。前林申后约,明岁卜先期。

冻蕊香弥远,晚芳褪自迟。有辞催艳发,胜作落花诗。

新草

明代 范景文

春光吹到未全匀,偏是新青自可人。无力摇风因带雪,有情就雨处沾尘。

欲寻多处须临水,正趁柔时好作茵。乘晓踏青原上望,离离烟际辨曾真。

和北吴歌 其六

明代 范景文

秋水蒹葭绿雨敷,冷香亭外碧澄湖。画船泛月人争看,道是潇湘好画图。

齐越石方孩未过访

明代 范景文

客来雪鹊乱鸣檐,坐语移时肯自淹。画学还应推米芾,饮宗只合事陶潜。

病防极热微添火,人快轻酣半捲帘。元笈一篇谈未了,莹莹心眼朗秋蟾。

刘耳枝过访

明代 范景文

久别方思已到门,霜棱满面气清温。春新酌酒催花节,月过张灯补上元。

非马谭奇堪洗耳,如莺度曲欲销魂。披来醉墨神飞动,撼壁云涛夜色翻。

蕉雨轩尝水

明代 范景文

片片岘山云,朝来看起止。此外一事无,睡足惟品水。

中泠以意寻,想像江心底。慧称第二泉,远汲尘易滓。

何如碧苕溪,潺潺来城里。入目快平远,挹之清且美。

便泼称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

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白石点作汤,并以砺吾齿。

偕华愚公齐越石吕介孺王见卿耿明甫刘敬仲蔡韫先集米仲诏古云山房 ...

明代 范景文

入门诗意在,景径淡萧疏。石老留云古,窗明印月虚。

茶寮醒醉客,画舫隐清鱼。同抱寒禅相,求看绣佛居。

题陈幼白石浪阁 其四

明代 范景文

不学乘桴游,却为鞭石计。凭虚招米颠,花浪沾清袂。

去国辞陵忽大风雷

明代 范景文

晓望钟陵紫气开,五年拱护愧非才。狂愚有罪臣应死,高厚无私能易回。

帝鉴自能明日月,孤臣敢诧动风雷。去天洒泪重回首,何日烽烟靖九垓。

秋夕同王公兆邓未孩何赞否曹愚公小集

明代 范景文

新秋亦已清,况是经雨后。良朋亦已欢,兼之叙故旧。

集坐碍广堂,深语达昏昼。率意口不择,更端每错谬。

岂不或脱疏,亦自见骨肉。酒至各盈樽,责令引杯覆。

佐以骰与枰,碎声和檐溜。角技两分曹,喧呶如相斗。

令长酒政苛,屈卮法无宥。醉极喉吻焦,江水寒可嗽。

山园将辟浚得一泉甚甘

明代 范景文

何须他选胜,随意得佳泉。石气如将雨,花畦渐及田。

烹茶浇苦月,绘雪借寒烟。时与松涛并,听秋坐槛前。

王玉峰素善房中术一时搢绅多从之游称曰神仙翁后竟以是败道而死因 ...

明代 范景文

错疑秘诀不曾传,犹记逢人说汞铅。多少朝绅真弟子,青娥队里哭神仙。

范景文

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1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