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方回
旧观繁华绝,馀风巧伪滋。人穷何不至,俗薄故堪嗤。
敝帚犹艰借,劳薪自暗炊。扶摇九万里,遥谢庶风雌。
简郑高士二首
赠刊印朱才俊
送陆君重 其二
谓世无廉吏,吾犹见此人。政声口碑在,阴德□□新。
薄俗难开眼,亨途易致身。一清当百浊,端肯混光尘。
同川无竭观旃檀林东窗见婺州港定此为句
心欺劲竹傲长松,铁面霜严舌有锋。遥指水光来婺□,□听乡语半吴侬。
贴诗满壁誇佳句,答话当机破□□。□□归来大风雨,定知一钵已降龙。
醉题二首
赠郭澹溪
别秀亭五首 其四
市人指点应怪讶,拄杖倚空何所为。戍角征鼙曾汹汹,樵歌牧笛尚熙熙。
风流剩有登临兴,摇落宁无代谢悲。□□翁诗吾解赋,升平不似放翁时。
正月三日立春
朱用和用予南山旧韵次韵谢并呈罗弘道
妙论剧谈逢大敌,深林荫樾尾清游。柳州先记知非偶,陆相荒庄愧不秋。
似舅远寻昆弟好,老生猥与介宾谋。凄其廿载龙门梦,垫角曾登李尹舟。
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 其二
君住平阳县,无家不读书。计偕今已废,师授未应疏。
兵革崩腾后,衣冠丧荡馀。别怀似难写,吾道竟何如。
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今兰春秀异秋兰,世事随时岂一端。别有古人不死处,陶诗晋字要人看。
赠孙元京 其二
举世无高见,斯文有正音。稍工仍要拙,宁古不为今。
末俗难容喙,空言苦用心。未妨全瘦劲,却恐太幽深。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其三
半年洄溯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饱行神。
枯肠近饱三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梧桐岭感旧
出歙港入睦界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八
今日都无病,重阳倏又过。浊醪常醉好,佳菊未开多。
岂必皆时节,焉容不啸歌。一樽二三友,风雨奈予何。
追次仇仁近韵谩成三首 其二
卧思身世事,无夜不更深。脱难泅登岸,逃名影就阴。
樽中醉鲁酒,弦外自陶琴。诗就谁能赏,徒劳太古吟。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叹笑
意外无忧恼,予心岂厌贫。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
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赠高相士二首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636篇诗文
次韵宾旸池字
赠存古杨茂盛卿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其一
大雪约程以忠不至次日以诗问之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五
万山堂呈史察使
赠方童子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二
至节前二日
除夕再用韵答仁近二首 其一
次韵仁近客兴二首 其二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其七
次韵徐赞府蜚英八首 其六
次韵宾旸张考坞观茶花
次韵送胡教谕炳文如金陵二首 其二
哭周子一二首 其一
始晴至城东别墅二首 其一
赠马唐卿数学环中吟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十
旅闷十首 其三
春半久暖走笔五首 其一
至后承元煇见和复次韵书病中近况十首 其七
五月理抵旧隐
喜鹤田李元晖至
赠程山人
九月初五日
中秋夜喜晴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三
木绵怨
冰崖杨明府德藻携红酒殽果来饮归舟独坐熊皮索笔作字且出示箧中书 ...
仲夏书事十首 其一
续苦雨行二首 其一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其三
醉吟五首
题金君重像杂言
九月八日宾旸携酒西斋晚登秀亭次前韵 其一
再次韵谢吴遁翁
赠地理齐君龙吉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其一
走笔送僧宣无言归泉南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
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 其三
后秋思五言五首 其三
漫兴九首 其九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 其三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八
自觉二首
重游凤凰台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其九
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 其二
次韵芝田上人子虚二首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四
赠秋蓬王相士
追怀秋崖吏部知郡宗伯
送常德教赵君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赠吕肖卿三首 其三
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