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坐寺旁山大石偶得

坐寺旁山大石偶得

明代 方献夫

大石松根坐每酣,晚风随意扫晴岚。百千病孔磨人世,七十峰头寄佛庵。

开眼于今真自阔,安心到此更谁参。翳门关口云深处,多少游人路未谙。

诗人方献夫的古诗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四

明代 方献夫

仙茗分来御椀携,内庖珍馔共甘肥。缥囊彩扇连翩至,仰见皇心欲解衣。

送丹山家兄北试

明代 方献夫

万里移舟向北流,平生心事付江鸥。孟轲尚有齐梁计,康节欲为吴楚游。

义在君臣终不废,道穷师友正须求。秋高何处孤鸿影,望眼应穿海上楼。

梧窗赠林县博坛 其一

明代 方献夫

倬彼梧桐树,结根在幽林。栽培人力厚,沾濡风露深。

日夜之所息,毫芒成丈寻。可以栖凤皇,可以制瑟琴。

苟其初生时,植之无美根。暴之以风日,残之以斧斤。

本株渐凋瘁,枝叶安得存。如是求其用,奚啻千里云。

恭和圣制求贤

明代 方献夫

先民有恒训,图治在任贤。致道乃由学,居肆工且专。

旁求与豫养,两法当具全。譬之鹤鸣阴,又若鸿渐干。

圣主广咨询,贤臣竭忠坚。臣愚仰作歌,道大真如天。

大径凭高

明代 方献夫

天畔群山紫翠堆,茆亭正在白云隈。时时发兴凭高去,石径松风咏且回。

赠别张东所

明代 方献夫

一束徵书到远林,蓑衣江上也堪寻。行人每逐风尘化,志士宁忘沟壑心。

老大行藏非草草,旧时松竹自森森。归舟载得沧江月,还许深山入更深。

玉岩观瀑

明代 方献夫

独立岩崖不厌观,飞淙千丈下云端。年来耳目无他用,尽放清虚一壑闲。

驾游环碧演新乘马应制 其二

明代 方献夫

九重飞盖驾祥龙,仙仗如云出帝宫。金勒雕鞍当午丽,草茵花障许春融。

銮舆已许词臣从,玉食仍教御馔供。锡服承恩更稽首,庸愚何以答重瞳。

憩杨梅村与赵从周

明代 方献夫

放舟乌石滩,上有杨梅村。赵氏乃名家,仁义以为门。

我车自南华,逸思不可言。同行谢吾子,佳意更盘桓。

扫室喜迎候,开此安乐樽。清饮未肯已,侑之以盘飧。

足以尽我兴,何必是桃源。

五龙稳睡

明代 方献夫

山色空濛忘晓昏,石床高在五龙墩。等閒一枕希夷梦,莫遣鼾声过隔村。

宿东园梦与张东所同榻讲中庸鸢飞鱼跃孟子所过者化二言未竟而觉诗 ...

明代 方献夫

四年未卜果同心,一夜园亭究究衾。壤隔东西原不远,不教风雨究相寻。

鸢鱼入究究皆的,神化何思语更深。觉后真成庄子蝶,几时扶病过东林。

访宗侄约

明代 方献夫

忽忽浮生春又半,闲来花径慰诗神。繁红满眼寻常事,却爱幽琴鸣傍人。

本诚文光勿欺见过饮予偶成兼呈丹山家兄

明代 方献夫

正苦深山入未深,春来花鸟费招寻。小车时复来康节,抱瓮终当老汉阴。

村酿可堪留客醉,山歌谁共赏樵音。明朝期把黄云杖,去了罗浮百负心。

与周大尹岐瑞西樵看山次韵

明代 方献夫

久拚深山老作樵,放归端荷主恩饶。三年尘梦空驰逐,一日天工入画描。

岩壑风光真自足,岁寒松柏故难凋。可人最爱周勾漏,飞锡西来不费招。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八

明代 方献夫

半亩塘边路几乂,尽堪傍柳更随花。行行咫尺春常在,不用前川趋物华。

午日与诸炼师登聚仙台怀霍渭先甘于盘

明代 方献夫

振衣千仞欲孤搏,四壑风生五月寒。偶忆题诗怀白社,可怜尊酒对黄冠。

龙舟锦战连珠海,角黍山堆自瓦盘。城市山林风□别,有人曾向静中观。

赠谢明府奏绩

明代 方献夫

三年为令两移封,治状行应达九重。秪恐宵衣问幽侧,青山无以答从容。

和湛甘泉太史喜石泉与烟霞同版筑之作

明代 方献夫

烟霞在樵南,石泉在樵北。千里有神交,况复去咫尺。

大科山之中,可以为子宫。四时足烟霞,烟霞吾与同。

紫云峰之特,可以为我室。下有奇石泉,君亦爱泉石。

夏炎我何有,石泉水泠泠。惟子于此时,乘风来濯缨。

清秋尔何有,烟霞月炯炯。惟我于此时,抱琴淩绝顶。

或时好歌咏,双凫飞自东。烟霞作天乐,石鼓和金钟。

或时恣游观,一鹤从西度。石泉起神兽,盘龙随伏虎。

噫吁嘻,泉可饮兮石可眠,烟霞烟霞兮能无石泉。

霞可食兮烟可避,石泉石泉兮能无烟霞。

恭和圣制秋日书怀 其二

明代 方献夫

传闻边将谨防秋,宵旰何劳圣主忧。早晚西征罢归士,衔枚无复室家愁。

访赵元默

明代 方献夫

梦到西岩月几回,十年今日始登台。东君自解留人住,莫遣天风送雨来。

方献夫

方献夫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15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