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献夫
万里移舟向北流,平生心事付江鸥。孟轲尚有齐梁计,康节欲为吴楚游。
义在君臣终不废,道穷师友正须求。秋高何处孤鸿影,望眼应穿海上楼。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七
金碧辉辉映玉台,百花丛里五云堆。感恩稽首臣何祝,愿捧年年万寿杯。
再用陈白沙碧玉楼韵 其二
群峰擘翠此楼开,指点虚无是体裁。碧玉无人谁作赋,白云终日共衔杯。
林坳露隐莺声远,屋角春深燕子来。睡起开窗更何有,澄江对雨几萦回。
天湖弄钓
一泓远接银河流,云影天光日夜浮。湖上有人空钓坐,此心原不为鱼谋。
又恭和圣制近体一首
高拱无忘六辔驹,翩翩云锦出宸居。骄嘶喜受君王箠,仰秣时听舜禹谟。
神相固知离牝牡,庸才何幸傍乘舆。禁林日永薰风足,咫尺天颜久未违。
钓台月色
云锁诸天迥不开,林园随处可吾杯。兴来却爱溪山好,踏月东行问钓台。
贵溪谒象山先生祠 其二
斯道昭然实在公,考亭当代亦儒宗。可怜一日鹅湖辩,易简支离竟不同。
夏日馆中书怀
紫燕承恩入华堂,碧梧弱植在高□。□□□□□□逼,肯怕天遥鹰隼伤。
夙夜忠诚那敢懈,文章功业愧非长。委蛇伴食中堂后,病骨轻清枕簟凉。
宝鸭濯清
恍然无语坐池头,监止才知胜监流。最是濯缨犹未足,真成一饮当封侯。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
禁垣多献纳,西蜀此经营。四面穷输粟,三年未息兵。
济时心益壮,顾内意全轻。试看瞿塘水,如何出闼情。
题陈按冶环溪□□
武陵踪迹至今疑,君□□□□已奇。瓢窟风云随变幻,桐江紫翠入希夷。
濠梁意气真如在,沂上风流更可期。强病犹能泛舟去,为君一曲一题诗。
送丹山家兄北试
洗耳岩歌
岩上石嶷嶷,岩下水泠泠。一坐松竹间,能令两耳清。
君不见昔时巢父与许由,挂瓢树杪万事休。世间荣利付流水,一任青山春复秋。
宿东园梦与张东所同榻讲中庸鸢飞鱼跃孟子所过者化二言未竟而觉诗 ...
四年未卜果同心,一夜园亭究究衾。壤隔东西原不远,不教风雨究相寻。
鸢鱼入究究皆的,神化何思语更深。觉后真成庄子蝶,几时扶病过东林。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
十年沧海梦登台,一日柴门敢为开。春意满园看不尽,他时负笈许重来。
西湖春涨
傍柳随花过碧浔,疏蓬短艇泊溪阴。披蓑带雨携童去,笑弄西湖春水深。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一
山花带雨弄晴晖,流水穿云一径微。消息是谁频满道,喜狂如我意颠衣。
乾坤此意无今古,诗酒人间有是非。忽忆当年兴国寺,对君挥盏泪依依。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六
献诗重上翠芬亭,拂拂花香袭御屏。更喜绕栏观芍药,始知仙境在皇扃。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六
此山之胜甲东吴,左带三江右五湖。四海于今称圣主,扁舟知得意应无。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四
壮年勋业重关山,载在丹书墨未乾。枕底白云今几片,先生闲作一般看。
贵溪谒象山先生祠 其一
道在人心自不忘,象山高与此溪长。梅花已算馀三百,谁为先生一瓣香。
方献夫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150篇诗文
草堂独酌
恭和圣制夏日与辅臣同游 其三
坐寺旁山大石偶得
又恭和圣制古风一章
送别广西代巡屠文治同年
访宗侄约
玉台揽秀
夜话呈丹山家兄
宿东园草亭
赠刘紫岩之南宗伯
贺丹山家兄得子和梁越狂邦宪韵
赠谢明府奏绩
送李广文一凤北上
游西樵山 其一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四
赠丁源德归司徒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八
水头寺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三
夜送周充之舟中 其一
送黄小江之福建宪副 其四
恭和圣制夏日与辅臣同游 其一
溪边坐石
江约之南窗赏菊次丹山家兄韵
登大科峰绝顶
池上乘阴
登浴日亭
严子陵钓台 其二
次韵答邓贲斋 其二
又古乐府二章 其一
游罗浮朱明洞
恭和圣制秋日书怀 其二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十
又古乐府二章 其二
和湛甘泉太史喜石泉与烟霞同版筑之作
午日与诸炼师登聚仙台怀霍渭先甘于盘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三
草堂初成陈尧山诸友约过诗以候之
再用前韵呈东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七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八
赠别黄小江佥宪入京
大径凭高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四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六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
望西湖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一
燕窠眺远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五
同梁伯纲昆仲游大锅顶
访赵元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