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献夫
大树扶摇数十寻,常于午坐藉繁阴。自从悟得观鱼趣,无复丝毫弄钓心。
赠童子汪大通
童子挟笔艺,肃恭来见予。九岁如成人,应对有疾徐。
虽然未知学,闻教意沛如。道德以为本,文艺安足居。
圣虽由学作,所贵童子资。念哉程氏训,勿负天所畀。
黄小江饮予西樵小寓复有后期
溪山寒菊正开时,真景随人入致思。得象不如忘象妙,出山休恨入山迟。
空齐久矣悬清榻,他雨宁无续后期。此意信君能不负,且先分付月明知。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一
山花带雨弄晴晖,流水穿云一径微。消息是谁频满道,喜狂如我意颠衣。
乾坤此意无今古,诗酒人间有是非。忽忆当年兴国寺,对君挥盏泪依依。
恭和圣制作字以赐 其一
深居恭默养天真,藻思风生笔有神。珍赐宝藏期百世,馀光犹足耀乡邻。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四
壮年勋业重关山,载在丹书墨未乾。枕底白云今几片,先生闲作一般看。
坐寺旁山大石偶得
大石松根坐每酣,晚风随意扫晴岚。百千病孔磨人世,七十峰头寄佛庵。
开眼于今真自阔,安心到此更谁参。翳门关口云深处,多少游人路未谙。
草堂独酌
云水人间有此堂,秋来景物引杯长。天光上下还谁会,鹤影连翩对我狂。
两径黄花擎晚节,几茎青竹蔼朝阳。醉来一枕南窗下,鸣瑟无弦不用张。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七
主人素性爱筼筜,南壑移栽护北堂。任取他年栖凤处,清阴聊得且尚羊。
赠周充之 其二
行止谁云不自由,一官湖水又扁舟。匡庐五老知君意,不用逢人问去留。
水澳横舟
浴凫飞鹭满前汀,喜逐江头春水生。野渡有人如络绎,楼船尽日笑吾横。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一
待隐园开岁月深,手栽松柏尽成林。时人莫讶翁归晚,正是先忧后乐心。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三
一寸丹心报国馀,归来试把问鸢鱼。行藏用舍吾无累,飞息浮沈若自如。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五
春气和时秋气清,西街缓步恣闲行。尽拚谈笑乡人共,始识尧夫混物情。
郭总戎世臣见过石泉
疏慵自分只渔樵,故向深山小结巢。两日明公来对酒,一壶聊下树头瓢。
恭和圣制秋日书怀 其二
传闻边将谨防秋,宵旰何劳圣主忧。早晚西征罢归士,衔枚无复室家愁。
溪边坐石
溪边竹下有幽好,扫石铺衣坐不厌。或任虚空或调息,年来仙佛笑吾兼。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
半点尘嚣不受侵,百花丛艳竹疏阴。游鱼戏沫惟平沼,乐鸟高歌自远林。
宝鸭濯清
恍然无语坐池头,监止才知胜监流。最是濯缨犹未足,真成一饮当封侯。
午日与诸炼师登聚仙台怀霍渭先甘于盘
振衣千仞欲孤搏,四壑风生五月寒。偶忆题诗怀白社,可怜尊酒对黄冠。
龙舟锦战连珠海,角黍山堆自瓦盘。城市山林风□别,有人曾向静中观。
洗耳岩歌
岩上石嶷嶷,岩下水泠泠。一坐松竹间,能令两耳清。
君不见昔时巢父与许由,挂瓢树杪万事休。世间荣利付流水,一任青山春复秋。
方献夫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150篇诗文
以樵茶送夫椒诗来过美且有共尝之约
梧窗赠林县博坛 其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六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三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八
赠卢黄门朝言之四川少参
得杖
燕窠眺远
恭和圣制求贤
玉岩观瀑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
坐大石用邓顺之韵寄丹山家兄本诚友人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五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七
访赵元默
憩杨梅村与赵从周
次韵答牛道徵长官中秋书闷是夕予适夜直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二
池上乘阴
喜丹山家兄迁居
夏日馆中书怀
瑞应白鹿应制
驾游环碧演新乘马应制 其二
严子陵钓台 其二
别王阳明 其二
登浴日亭
又恭和圣制古风一章
草堂初成陈尧山诸友约过诗以候之
题陈按冶环溪□□
夜送周充之舟中 其一
寿杨阁老邃庵
与戴仲鹖宿梅汀舟中
送陈环溪
钓台月色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九
同梁伯纲昆仲游大锅顶
又恭和圣制近体一首
胥门与方昆山思道 其二
送丹山家兄北试
赋得竹亭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一
松■
玉台揽秀
赠刘紫岩之南宗伯
赠别黄小江佥宪入京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八
送黄小江之福建宪副 其四
舟中写怀寄王阳明 其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